“过去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最头疼的就是标签撕不净、油墨洗不掉、结构拆不开,不少再生料只能‘降级’使用,甚至无法回收再生。”在近日于宁波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塑料循环展上,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常务副会长王旺直指行业长期存在的痛点。
上述局面将随着《塑料 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等11项国家标准的发布彻底改善。该批标准首次从国家标准层面为PET、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主流塑料容器划下“设计红线”,包括标签需兼容热洗、油墨要用可洗脱配方、容器避免多种材料、标识需清晰规范等,并规定树脂、标签、油墨、胶黏剂、标签等设计元素的使用要又利于回收再生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仅‘瓶标可分离’这一项,就能将PET瓶片纯净度提升30%以上。”王旺表示,标准正推动产业链从“末端被动回收”转向“源头主动设计”,从根本上改善再生塑料回收利用质量与效率。他进一步透露,待系列标准实施后,协会将启动“可回收再生设计(DfR)智能体+培训+试点”三维推广计划,推动可回收再生设计标准落地。
中国日用化工协会主任刘璟认为,标准的发布能够打通产业链协同堵点,推动企业可持续包装设计创新,助力再生料向高值化应用突破,实现日化包装 “绿色闭环”。
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副理事长王文广强调,该系列标准不仅吸收了ASTM、ISO等国际标准的先进理念,更首创了适合中国回收体系的技术规范。目前,协会已牵头制定多项原创标准,通过引导企业采用单一材料设计提升了产品可回收性。
国家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陈敏剑表示,该系列标准体系性强、覆盖面广、技术含量高,涵盖了从前端设计指引到生产过程控制,再到后端评价鉴别的再生塑料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能够有效解决再生塑料领域长期存在的标识不清、品质不一、回收评价缺乏依据等痛点,并为中国参与全球塑料污染治理谈判提供技术支撑。
据介绍,该批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塑料产业正式告别“重被动回收、忽略回收设计” 的传统模式,迈入“源头把控、全链协同”的循环新阶段。
中化新网讯10月17日,道生天合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道生天合已形成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用树脂和新能源汽车及工业胶黏剂三大核心产品系列,在多个应用领域建立起竞争优势。在风电材料领域...
中化新网讯10月17日,当升科技表示,公司专注于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并已取得进展。全固态正极材料匹配电池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远超当前液态电池水平,已经实现10吨级以上批量供货;...
中化新网讯10月16日,福建省三明市海斯福氟新材料研究中心建设项目主体结构完成封顶。 据了解,三明海斯福氟新材料研究中心建设项目是2025年省级重点项目,位于明溪县南山新村东侧,计划投资约2...
中化新网讯10月12日,寰球新疆公司总承包的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8万吨/年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SBS)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该装置由新疆公司与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第一建设公司组成联合...
中化新网讯近日,吉林石化膜料新牌号产品PE-HD5740F下线,实现从注塑料到膜料在线转产。半个月期间,该牌号产品已经生产17430吨。 PE-HD5740F是一种高性能聚乙烯膜料产品,具有...
近日,由中国化学十三化建承建的天津金科年产10万吨无磷过碳酸钠日化新材料项目完成中间交接。该项目已按设计内容全面建成,由工程建设阶段顺利转入生产准备阶段。 项目位于天津市南港工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