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8月24日,普光气田主体湿气增压工程2号增压站4台高含硫压缩机组,完成4000小时二保任务并启机运行。
2号增压站4000小时二保任务是机组运行周期内的关键维护节点。为确保保养工作高质量推进,普光分公司采气厂构建“工程设备管理室统筹+多部门协同”工作模式,提前梳理作业流程,对站内工艺、自控系统逐项开展安全条件确认。保养中,该厂完成气阀抽检,现场完成曲轴轴向间隙、连杆轴颈间隙等关键参数测量,更换受损阀片、弹簧及O型圈等配件,同步完成活塞间隙测量、缸头拆卸等核心工序,所有数据均符合技术标准。
“本次二保全程严格对标‘9+5’安全禁令及保命条款,关键操作推行‘手指口述’‘对标对表’,优化了缸头拆卸与间隙测量的衔接工序,比原计划提前2小时完成全部作业。”该厂维护维修站站长秦培铭介绍。
该厂油田设备工艺首席专家张广晶表示:“此次4000小时保养数据优异,说明机组长期运行状态稳定,也验证了这套保养流程与技术标准的科学性。保养后,站内压缩机组将以更优性能助力气田完成年度产量任务。”
日前,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制定的国际标准ISO23505:2025《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球形罐容积标定光电外测距法》发布,成为我国在油气计量领域制定的首个国际标准。
近日,中原油田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自主研制的“井口大四通更换装置”在马新12-3井现场试验成功,解决了长期困扰油田作业施工中更换井口大四通的“难、险、慢、低”难题。
8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工信厅印发《技术装备首台套关键零部件及新材料首批次认定管理办法》,旨在鼓励和引导自治区技术装备首台(套)、关键零部件及新材料首批(次)产品的研制与应用,加快区内企业自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