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海洋材料表面与界面创新大会暨山东省高性能材料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在青岛召开

  10月24日-25日,海洋材料表面与界面创新大会暨山东省高性能材料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在青岛举办,本次会议由山东硅酸盐学会、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举办。来自省内外材料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一线科技工作者共计38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会议以“聚焦新材料,赋能绿色未来”为主题,邀请了北京科技大学陈克新教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孙明先研究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孙宏杰研究员、济南大学蒋绪川教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原首席科学家魏化震研究员等80余位专家作会议报告。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刘红英、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书记杜军华、学会副理事长魏化震出席会议并致辞。开幕式由学会副理事长、山东大学教授倪寿清主持。

  刘红英副主席表示本次大会聚焦海洋材料及高性能材料的前沿进展、热点难点和未来趋势分享最新研究成果,精准契合了“先进基础材料筑基、战略材料攻坚、前沿材料布局”的全省发展方向,必将为山东省高性能材料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也为青岛海洋特色领域的技术攻坚及发展提供科技与人才支撑。

  杜军华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新能源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这次大会共同探讨海洋材料表面腐蚀与防护、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关键前沿方向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既与国家发展战略同频共振,又与山东产业布局紧密呼应,恰逢其实。

  魏化震副理事长首先向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青岛市科协、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等14家协办单位、中材高新氮化物陶瓷有限公司、山东恒建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15家会员企业表示感谢,他表示本次大会既紧扣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与山东省产业升级需求,也精准对接了材料领域前沿技术方向,为产学研用各方搭建了难得的交流合作平台。

  会议共邀请了五位专家做主旨报告。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陈克新教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703所孙宏杰研究员,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725研究所孙明先研究员,济南大学智能材料与工程研究院院长蒋绪川教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原首席科学家魏化震研究员分别在大会主会场作《陶瓷材料的界面调控与室温塑性》、《树脂基结构复合材料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及展望》、《极端海洋环境下材料的腐蚀损伤与防护需求》、《稀土转光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农业应用》、《新材料重点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分析》主旨报告。

  陈克新教授在报告中围绕陶瓷材料本征脆性引发的可靠性差,严重制约了陶瓷材料的进一步发展这一难题,提出了通过界面调控诱导相变滑移,实现陶瓷压缩塑性,成功实现了共价键氮化硅陶瓷的室温压缩塑性,大幅提升材料的功能特性。

  孙宏杰研究员在报告中提出树脂基结构复合材料要发展高性能的材料,高强、高模化、压拉平衡耐高温、耐低温;低成本的,能快速化制备,采用低成本原材料;生产过程自动化与数字化;多功能结构,防热-承载一体化结构-隐身一体化。

  孙明先研究员在报告中建议提出面向未来海洋装备发展,要深入开展材料成分-组织结构-环境服役性能的内禀关系研究,发展新一代高性能材料;同时要致力于发展性能优异、功能协同及智能响应的表面与界面防护技术。通过材料与防护的协同创新,推动海洋装备性能的跨越式提升,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坚实保障。

  蒋绪川教授在报告中围绕稀土转光材料的研发、功能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组装及其应用研究,深度剖析如何在新形势下,特别是如何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和黄河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需求,积极开拓思路、争取资源,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积极服务地方及国家经济发展。

  魏化震研究员提出新材料是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的基础,是大国博弈核心竞争力中的硬核实力,针对当前我国新材料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面向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材料技术和面向未来产业布局的新材料技术和体系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大会共设置技术专题论坛5个,青年学术论坛1个,对接洽谈分会场1个。

  在海洋材料腐蚀与防护技术论坛上,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中国石油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院校专家,围绕深海是一个高压、极温、寡营养的环境这一主题分别从氟硅材料对海洋混凝土的防护技术及应用研究、海工混凝土防护新材料与技术研究、水泥基材料的全疏水改性及性能研究等研究成果;极端环境下深海微生物腐蚀的监测和检测展开探讨与研究。

  固废资源化利用暨助驱创新论坛,来自武汉理工大学、山东大学、济南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青岛领军新型建材、山东华特磁电集团、山东恒建工程建设集团等单位的专家,围绕高抗蚀硫酸盐水泥与海洋工程应用、环境低影响建造材料研发与应用、全固废超硫酸盐水泥的纳米改性机制研究、莱州特细固废材料高值化应用研究、平台驱动的固废高质化利用与产业发展路径、磁电装备在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的高效应用、海洋固废、工业固废、农业固废石膏矿渣基海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研究及工程应用等主题报告,介绍了开发应用成果。

  新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技术论坛上,来自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中航工业第六三七研究所、山东大学、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泰山体育产业集团、山东科技大学、山东金利德等院校、公司的专家介绍了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防护领域的应用探究、船舶用国产碳纤维工程化研制进展、碳纤维在体育器材领域的运用和市场拓展等开发应用的情况与问题,中航工业第六三七研究所王志强副所长提出,电磁功能结构是未来高性能战机性能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多学科多专业人才共同奋进,将理论研究转化为工程实现,助力航空武器装备研制。

  高技术陶瓷论坛上,中材高新氮化物陶瓷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大学、烟台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院校专家,介绍了氧化钇陶瓷在半导体领域的应用、面向极端环境用高熵超高温陶瓷创制陶瓷膜结构设计制备及抗污染机理研究等成果。

  新能源材料论坛上,围绕沥青基燃料电池氧还原催化剂原子尺度设计与反应强化、氧还原电催化功能高分子、AI 赋能高效氢能电催化剂的微尺度设计、高比能二次亚硫酰氯电池研究等,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等院校的专家进行了探讨。

  青年学术论坛,来自香港理工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院校青年学者,围绕多层陶瓷电容器性能调控与应用、高速激光制备纳米晶-非晶梯度纳米结构铁基耐磨涂层、表界面调控增强过渡金属基化合物电 催化海水产氢的研究等领域进行了探讨交流。

  大会期间组织了企业技术需求发布与高校科研成果展示,设立产品展示区,展示高性能材料领域的先进产品、技术和装备,为企业提供宣传推广和交流合作的机会。

  对接洽谈、展示展览

  会议期间召开助力莱州绿色循环基地创驱成果推介会、山东硅酸盐学会第七届第三次理事工作会议、山东硅酸盐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

山东硅酸盐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

  山东是海洋大省,也是制造强省,新材料是推动山东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战略产业升级的核心支撑。当前,全国材料技术正向着“高精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加速迭代,海洋材料的表面与界面技术突破,直接关系到海洋装备的耐蚀性、可靠性与寿命;高性能材料的创新与产业化,更是山东抢占产业链高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抓手。

  作为扎根山东、服务材料领域发展的学术团体,山东硅酸盐学会始终致力于搭建“专家与产业”“创新与应用”的桥梁。未来,我们也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持续汇聚各方力量,助力山东在海洋材料、高性能材料领域突破更多“卡脖子”技术,推动材料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国家材料科技进步贡献更大力量。


相关推荐

四川省出台化工园区建设管理新规

  近日,《四川省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印发。与现有的政策相比,《办法》针对性调整部分认定条件和程序,提高化工园区安全环保全面要求,推动化工园区高标准认定、高水平建设...

2025-10-29     中化新网

会通股份高温尼龙和聚醚醚酮酮(PEEK)聚合项目落户上海

  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10月24日,会通股份与上海金山第二工业区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大通会幕新型节能材料有限公司签订《租赁项目管理协议书》,在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租赁总面积约7644.87平...

2025-10-29     中化新网

巴斯夫集团执行董事会人员变动

  根据“制胜有道”企业战略,巴斯夫集团执行董事会持续推进公司战略方向的发展,其中包括对执行董事会的设置进行调整。巴斯夫集团监事会于2025年10月28日任命MaryKurian博士(48岁)和Li....

2025-10-29     中化新网

总投资100亿元!又一新材料项目刷新进度条

10月23日,南通市数据局发布蓝海新材料(通州湾)有限责任公司高端聚烯烃新材料项目(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拟批准公示。

2025-10-29     中国石油和化工

总投资214亿元!这个绿醇项目签约了!

近日,冰岛碳循环国际公司与吉林省华锦能源有限公司绿色甲醇项目签约仪式在上海隆重举行。

2025-10-29     中国石油和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