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7月18日至20日,南京工业大学举办低碳工艺和智能化设计国际研讨会。来自中国、英国、丹麦、瑞典和意大利等国家的50余位顶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低碳转型与智能革新核心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共绘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蓝图。
研讨会上,微波技术、生物质材料、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数据驱动+热力学机制约束”模式等国际前沿低碳工艺、材料和技术集中亮相,让人耳目一新。专家们普遍认为,低碳工艺与智能设计的深度融合是化工行业转型的必然趋势,中国在绿电应用、储能技术、生物质开发等领域的实践为国内外提供了宝贵经验。
此外,南工大化工学院陆小华教授、朱家华教授,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Aatto Laaksonen教授等人围绕绿色电力的工业流程再造、微波技术在低碳领域的应用、生物质材料等内容进行了分享。
图为与会专家参观当升科技(常州)新材料有限公司。(南工大供图)
会议期间,专家们还走进南工大材料化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深入了解南工大“做材料”与“用材料”的学术思想。随后,他们还考察了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等,并去当升科技(常州)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交流。
南工大副校长顾学红指出:“这场研讨会搭建了国际化工领域学术交流的高端平台,促成了多项合作意向的达成。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科产教协同模式,推动更多低碳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界。”
化学与可持续未来如何塑造?绿色催化技术、原子经济性与资源的高效利用、二氧化碳转化、AI辅助的数据驱动绿色工艺将是重要方向。在刚刚在吉隆坡落下帷幕的第53届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代表大会...
中化新网讯7月24日,在浙江省衢州市民营经济“两新”深度融合现场交流会暨“科创未来”金融助力民企创新提质项目对接会上,衢州资源化工创新研究院(衢化院)、河南省氟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氟基新材)、浙江....
近日,由山东新和成氨基酸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发的高品质D,L-蛋氨酸绿色合成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团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品质D,L-蛋氨...
中石化江汉盐化工湖北有限公司氯碱运行部氯碱运行四班副值长孙伟华今年50岁了。他在基层操作岗位上奋斗31年,像台永不停转的陀螺,永远充满干劲。 凭借对工艺参数高度敏感,他将精准操作与快速响应落实...
近日,上海石化与华东理工大学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成功攻克烷基化装置长周期运行难题,有效提高装置生产负荷,产品硫含量进一步降低,烷基化油辛烷值提高约0.3个百分点。截至6月底,该装置连续稳定产出优质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