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4月16日晚,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应急救援中心开展了一场紧张有序的夜间有限空间应急演练,以实战化训练锻造应急救援尖兵,全面检验队伍的应急响应速度、专业救援技能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演练场景模拟在某化工装置一处窖井内,1名工人进入窖井检修作业,窖井内氧气含量不足,导致作业人员窒息晕倒,因窖井深度较高且现场情况不明,为防止盲目施救导致二次事故,企业立即拨打救援电话,应急救援中心接到报警后,迅速响应,按照预定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派出2辆消防车,12名救援人员的救援小组,携带110余件(套)专业装备赶赴事故现场救援。
到达现场后指挥员首先对周边环境进行安全评估,设置警戒区域,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派出侦检组利用专业检测设备对有限空间内的气体成分、浓度等进行细致检测,确定救援方案。在做好充分防护后,救援人员携带担架、高压送风式长管呼吸器等救援装备,迅速进入有限空间开展救援行动。救援人员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精准定位“窒息人员”位置,进入有限空间开展救援,并快速将其转移至安全区域。现场医疗救护人员立即对“窒息人员”进行了紧急救治,并模拟实施了心肺复苏、吸氧等急救措施,直到“窒息人员”的生命体征稳定。
应急救援中心负责人隋建国介绍,此次夜间有限空间应急救援演练过程紧张有序,各环节紧密衔接。演练结束后,指挥员现场点评,指出通过演练有效检验了应急救援中心应急预案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救援队员在应急响应速度、复杂环境下救援技术运用以及团队协作配合等方面都得到显著提升,为应对实战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演练中存在部分队员对新型检测设备操作不够熟练、高压送风式长管呼吸器无法长时间供氧、夜间照明设备配置存在盲区等问题,后续将针对性开展设备操作专项培训,优化照明设备配置方案,完善应急预案细节,持续提升救援实战能力。
隋建国表示,下一步,应急救援中心将依据演练总结出的经验与方法,为辖区企业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分享专业救援技巧与防护要点,协助企业完善自身应急预案。深入企业现场指导,排查有限空间作业潜在风险,助力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在辖区有限空间作业领域的指导帮扶作用,维护地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4月22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通知确定,今年6月为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6月...
4月9日,中韩石化动力部热电装置直流屏突发告警,智能监测系统立即触发三级预警。中韩石化设备运维技术中心(以下简称技术中心)迅速联动,30分钟内精准锁定直流系统绝缘波动问题,并快速消缺,成功避免锅炉停炉...
4月17日,河南省洛阳市召开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行动部署会,并印发2025年度工作方案。此次行动将运用5种方式,重点排查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城镇燃气、特种设备、特殊作业等17个重点领域。
近日,记者从开滦股份唐山中润煤化工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从内部选拔36名技术骨干组建讲师团,构建“安全意识提升—专业技能培养—自觉规范执行”三位一体的安全素质提升体系,强化安全培训效果,促进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