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6月26日,中国首个海洋领域开源大模型OceanGPT——“沧渊”在浙江杭州发布。
该大模型由海洋精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牵头研发,采用多专家混合架构,包含多个功能子模型,涵盖基础问答、多模态感知、机器人控制等多个方向,并集成MCP协议,支持多机器人协同作业。模型具备基础的海洋专业知识问答能力,以及声呐图像、海洋观测图等海洋特色多模态数据的自然语言解读能力。其采用的领域知识增强“慢思考”推理机制,相较现有通用大模型能有效降低幻觉式错误。
此外,模型还适用于海洋机器人操控与水下具身智能等关键场景。“依托大模型的代码自动生成能力,只需输入一句自然语言指令,OceanGPT即可生成对应的机器人操控代码,实现下发、部署和任务执行。未来,我们希望即使是非专业人士,也能通过语音指令驱动水下机器人完成复杂任务。”根据沧渊研发团队负责人、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陈华钧介绍,OceanGPT还集成了MCP大模型协议,旨在实现大模型驱动的多机器人协同协作。后续OceanGPT还可直接部署于海洋机器人上的端侧大模型,借助端侧大模型的推理能力进一步提升海洋装备的自主作业能力和作业效率。
7月18日,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发布消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3000米级超深水海管应急回收装置实现首次应用,设备整体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近日,由中国化学天辰公司总承包的福建海辰化学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己二腈及原料配套项目数字化交付平台建设与实施项目启动暨工作部署会召开。
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部门印发《北京市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公告,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中心秘书处牵头组织60余家企事业单位编制的行业标准《石化和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HG/T6346—2025)于...
日前,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开展的2025年山东省先进级(省级)智能工厂、智能制造优秀场景评定发布,经企业申报、地市推荐、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确定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浪潮信息)等...
7月12日,中沙古雷乙烯项目首批进口设备运抵古雷石化园区施工现场。据福建中沙石化有限公司仓储物流经理周传友介绍,目前项目土建框架已基本完成,随着设备陆续进场,项目将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