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过去巡线靠脚跑,一根根电线杆排查故障,全员出动还耗时半天,现在无人机拍图分析,精准定位故障点,少数人20分钟就能搞定。”7月13日,江汉油田水电分公司电力运维人员陈建军操控无人机巡检时,对技术升级带来的变化深有感触。这背后,是江汉油田水电分公司以数字化、信息化改造为抓手,持续升级电网管理体系的生动实践。
为提升电网管理效能,水电分公司早在2016年就建成电力调控一体化系统,整合电力调度、设备维护、电网监控等功能,供电可靠性实现质的飞跃。近年来,随着江汉油田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大量承担发电任务的光伏站点需接入电网,该公司借机拓展系统功能,2024年和2025年分别将涪陵页岩气田、采气一厂红星等区块变电站的电压、电流、功率因素等数据接入系统,同步打通光伏站点发电数据通道,让油田电力调控中心实现对全江汉油田电网的统筹管理。
“现在坐在监控台前,就能掌握所有线路的‘健康状况’。”调度员周艳丽介绍,系统通过实时分析电网数据,可从“事后维修”转向“事前预警”。今年4月12日,该公司荆州水电车间集控班值班员左冰花正是通过调控系统发现荆州110千伏花园变电站管辖的采油线花21数据异常,判断线路出现故障,如果不及时处理,线路会跳闸断电。接到命令的供电班立刻组织对线路进行特巡,在51号杆发现大风悬挂物造成的A相接地故障,运维人员王崇、尚玉印20分钟即排除隐患,保障了油井生产不受影响。
在完善调控系统的同时,配网自动化改造同步推进。目前油田电网已安装84台配网开关,计划年底前还将新增10台。配网开关可向电力调控系统报送故障告警信息,同时精准定位故障区域,组织快速抢修,缩小停电范围。更关键的是,系统实现了故障隔离与环网供电,过去维修故障需整条线路断电,如今通过配网开关将线路分段,出现故障时仅需隔离线路故障段,其余线路通过环网进行临时供电,确保油气生产不停电。
科技赋能不仅提效,更降风险。借助调控系统远程定位故障点,在恶劣天气情况下,巡检时间大幅缩短,作业风险显著降低。配网开关的应用让故障排查时间缩短60%以上,单次维修人力投入减少70%,真正实现了“少人高效、安全可靠”。
从人工巡检到智能调控,从被动维修到主动预警,水电分公司用数字信息化手段持续织密电网保障网,为油气主业安全高效生产注入强劲“电力”。
“我们希望能让缓控释肥技术在全球泥土里生根发芽、遍地开花,同时也将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一国一品’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助力当地农民提高收入,带动当地产业升级,促进建设更高效、包容、有韧性且更可持续的农业...
“医生,最近老是头疼,您给看看吧。”“这个脖子老是不舒服,是颈椎病吗?”中医问诊、脉象辨识、体质分析、辩证建议,现场医生为职工答疑解惑,并逐一制定个性健康建议。这是江汉油田研究院开展中医养生健康大讲堂...
7月11日,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心连心集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7月11日,从景德镇黑猫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获悉,国内权威ESG评级机构Wind(万得)近日公布了2025年ESG评级结果,黑猫集团旗下的江西黑猫炭黑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领域的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