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制绿激活发展引擎 ——祥云县着力建设零碳园区新样板

走进位于云南祥云经开区的鸿新新能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厂房顶部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单晶硅棒生产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机械臂精准抓取硅料,经多重工序后,一片片深蓝色的高效太阳能电池片诞生了。“我们2024年完成产值约45亿元,今年同比将增长8%以上。”公司副总经理肖坤芳说。

作为祥云县绿色产业的“领头雁”,鸿新新能源公司不仅在产值上稳步增长,更在低碳转型上先行先试,率先启动“零碳工厂”及厂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目前,其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一期5.15兆瓦项目已投运,25兆瓦屋顶光伏电站、100兆瓦分散式风电及相应储能和微电网项目正有序规划筹备,总投资约6.5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绿电2.98亿千瓦时,每年能节约近2000万元电费。”肖坤芳介绍,这一项目既是企业降本增效的关键,也是园区推动低碳发展的重要实践。

鸿新新能源公司的探索,是祥云县聚焦“双碳”目标,推进产业绿色转型的生动缩影。近年来,祥云县以祥云经开区为核心载体,持续推动传统产业片区与新兴产业片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通过培育绿色企业、布局低碳项目,全力促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着力将祥云经开区零碳园区打造成全省同类型零碳园区的新样板。

为筑牢零碳发展根基,祥云经开区围绕能源转型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格局。目前,祥云经开区周边已建成305.42万千瓦集中式新能源项目,其中光伏装机218.37万千瓦、风电87.05万千瓦,6座输变电站可就地消纳280万千瓦绿色电力,清洁能源渗透率高达95%。两座200兆瓦/400兆瓦时集中式共享储能投运后,有效解决新能源消纳波动问题,加上规划新建的500千伏禾甸近零碳变电站,园区电力响应能力将从超最大用电负荷10%提升至今年年底的15%,为园区绿色用能提供坚实保障。

在产业升级层面,祥云经开区以绿色为导向培育产业集群,目前园区绿色产业占比已超70%。贝特瑞年产20万吨负极材料、宸宇富基新材料等项目相继投产,推动新能源电池制造跻身全省第三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飞龙公司司法重整、黄金公司低碳技改有序推进,加速传统产业“绿色蝶变”;埃克森储能、鹤拓新能源电动飞机等新兴项目落地,进一步完善“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现代物流”的零碳产业生态。依托大理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园区还开通了“大理号”国际冷链快速班列,引进培育了304家物流企业,并与京东物流、中储粮等龙头企业合作,完成中缅新通道城郊大仓基地等4个项目可研审查,让绿色物流网络覆盖滇西、联通南亚东南亚。

为提升零碳治理效能,祥云经开区推动传统与新兴产业片区“双碳耦合”,建成环境保护智慧化监控平台、智慧园区系统,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第四污水处理厂均已投运;作为全省首个引入卫星监测的零碳园区,“极光星座02星”的成功发射为碳监测提供了空天地一体化数据支撑。

交通领域低碳化同步推进,祥云经开区计划今年在现有15个充电桩基础上,新增1个重卡充换电站、52个电动汽车充电站,进一步降低物流环节碳排放。“我们正对照国家级零碳园区申报指南,结合园区能源禀赋、产业趋势和减排难点,聚焦能源替代、效率提升、制度完善等关键领域,扎实推进创建工作。”祥云经开区零碳智慧服务中心主任张秋萍说。

从企业的“零碳实践”到园区的“系统变革”,祥云经开区正以绿色为笔,在滇西大地上持续书写“双碳”目标下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相关推荐

山西推动零碳园区试点建设

10月14日,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山西省发展改革委推动零碳(低碳)、绿电园区试点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2025-10-20     中国化工报

嘉兴港区:建设智慧园区 筑牢安全防线

​地处上海南翼、杭州湾北岸的浙江嘉兴港区,作为化工产业集聚高地,始终将危化安全生产置于核心位置。

2025-10-13     中国化工报

石家庄高新区举办政银合作签约活动

近日,河北省石家庄高新区成功举办“智汇高新积分引航——政银合作签约暨2025年创新积分榜单发布活动”。

2025-10-13     中国化工报

安宁高新区推动零碳智能管理平台建设

为高效推进零碳一体化智能管理平台建设工作,9月29日,云南省安宁高新区组织召开“零碳一体化智能管理平台项目建设启动会”。

2025-10-13     中国化工报

宜宾高新零碳产业园重大项目开工

近日,四川省宜宾高新零碳产业园Zpark重大项目开工,近期拟实施重点项目26个,总投资211亿余元。

2025-10-13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