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榆林炼油厂20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装剂作业完成。该装置采用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发的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设计以直馏柴油与催化柴油混合油为原料,可灵活切换冬夏季生产工况,产出不同牌号的低凝柴油。
此次方案调整,旨在适配220万吨/年常压装置加工进口原油的工况需求,同时兼顾企业未来600万吨/年原油加工规划及市场效益最大化目标。大修期间对20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的催化剂级配体系方案进行调整,实现由多产石脑油方案向多产柴油方案的切换。
该技术方案中,榆炼严格遵循“催化剂最大量利旧、最大化节约成本,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将上周期FHUDS-8加氢精制催化剂升级为性能更优的FHUDS-10,降凝催化剂FDW-3更换为加氢改质降凝三效合一的催化剂FC-16B,该技术方案可通过灵活调整反应温度和冷氢量,生产0#、-10#和-20#柴油,进一步提高柴油收率,提升精制柴油十六烷值,更贴合榆炼冬季长期生产-10#、短期生产-20#低凝柴油的实际生产需求。柴油十六烷值提高后,十六烷值改进剂添加量减少,整体柴油的调和效益将显著增加,使榆炼在柴油产品的成本控制与质量优化上获得双重优势,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与盈利潜力。
9月3~5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聚氨酯展览会在广州成功举办。美思德化学作为聚氨酯助剂领军企业,携核心产品矩阵与创新解决方案亮相展会,与全球行业伙伴共同探讨聚氨酯领域发展新机遇。美思德化学围绕聚氨酯....
9月8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随着重达4700吨的油气平台上部组块在渤海南部海域精准就位,标志着垦利6-1油田10-1北区块Ⅱ期开发项目建设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为下一步该区块高效开发奠定工程基础。
9月4日,在山东省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焉杰表示,山东省聚焦“做足增量、遏制减量、应对变量”,制定了推动工业稳增长的工作方案,推动工业经济稳健增长。
9月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工作(第一批)的通知》,同意国投生物3万吨/年纤维素燃料乙醇等9个项目开展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工作。
近日,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在丰探101井取得重大突破——在5296米超深层、超高压环境下,首次成功实施页岩油保压取芯作业,一举刷新全球保压取芯深度纪录。
近日从国家管网集团传出消息,我国已提前完成“十四五”期间规划的1.65万千米油气管道建设目标,“全国一张网”基本建成,推动能源供应保障的安全性、稳定性、灵活性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