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7月1日,湖南石化生物质气化柔性平台建设项目在该公司己内酰胺产业链煤气化装置区域开始基础施工。
项目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加压循环流化床(SFBG)与气流床(SEBG)生物质气化技术,建设100吨/天生物质气流床气化装置和150吨/天流化床生物质气化装置,形成多床型、多原料协同试验柔性平台。项目预计于2025年12日30日机械竣工,建成投用后可灵活切换两种气化技术进行全生物质气化,日处理150吨生物质颗粒,每小时有效气产量5700标准立方米,产出的合成气接入合成装置生产液氨。
近年来,根据中国石化部署,湖南石化致力于生物质工业应用研究,开展生物质气化技术研发。该公司2022年在粉煤气化炉成功进行生物质掺烧的首次工业试烧探索,实现了生物质掺烧比例10%的目标。随后,湖南石化与中石化宁波工程公司等单位组建科研团队持续攻关,2024年开发百吨级中试工艺包并通过中国石化科技部评审,具备在建设全烧生物质气化柔性中试平台的基本条件。
目前,中试规模的SFBG与SEBG生物质气化技术已通过中国石化科技部审查;完成了60%的模型审查,详细设计完成率50%;次长周期设备订货完成,采购完成率61%。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平台不仅可为两种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提供关键工程验证,还将助推湖南石化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万吨。
“面对行业发展新形势,航天工程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绿色化、数字化为引领,推动煤气化技术的高质量发展。”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能源·化工强国大会上,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朱玉营表示...
6月24日,《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征求意见稿)》(简称《规划》)公开征求意见。《规划》提出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大方向,聚焦十个发展领域,推动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等五大...
近日,由大庆油田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ISO13503-8:2025《包括低碳能源在内的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完井液和材料第8部分:水力压裂用涂覆类支撑剂性能测试方法》正式发布。这标志着我国在非常规油气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