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关键计量技术研究应用
中化新网讯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集成电路、仪器仪表等重点产业领域,围绕重大计量需求梳理形成一批重点项目,依托重点单位进行协同攻关,切实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计量问题。
在新能源方面,《方案》提出,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量需求,开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光伏电站组件寿命评估、碳捕集热耗测量、工业领域能碳测量、碳排放核算分析等关键共性计量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开展新能源智能安全评价与计量测试平台等能力建设。
在新材料方面,《方案》强调,要聚焦无机非金属、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和新型显示材料性能及成分控制、生产加工及应用等计量测试需求,开展专用计量测试装备、方法研制,建设质量技术基础公共计量服务平台和联盟,推动计量与产品标准、检测技术的有效衔接,完善新材料计量测试和质量评价体系,加强计量数据的管理和应用,提高新材料质量稳定性和服役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方案》明确,要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集项目立项需求,并建立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项目库,遴选计量相关年度重点项目,制定具体项目推进计划,加强协同攻关,建立必要的协同推进机制和定期调度机制,加强项目监督检查,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建立项目成果转化应用机制,搭建必要的转化应用环境和平台,推动项目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两部门将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在项目布局上优先支持填补国内外空白、突破制约产业链关键问题、保障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计量能力建设。
7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上半年,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7月20日,从中国石油传来消息,我国西南最大天然气生产企业——西南油气田公司上半年新增15口百万气井,天然气产量创新高,增量规模在全国各油气田中位居首位。
7月11日,中国信科研发的耐辐照光纤光缆实现关键突破,最高耐受辐照剂量达650kGy,核心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相关技术空白。
近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四部门印发《浙江省新材料中试平台发展和中试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明确了该省新材料中试平台、新材料中试项目、新材料中试项目运行管理要求,将自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