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期,碳纤维龙头企业集中披露半年报,多数企业营收实现增长,行业逐步回暖。
上半年,中简科技实现营业收入4.64亿元,同比增长59.46%;中复神鹰实现营业收入9.22亿元,同比增长25.86%;吉林化纤碳纤维产品收入4.43亿元,同比上升368.31%;光威复材实现营业收入12.01亿元,同比增长3.87%;中航高科实现营业收入27.47亿元,同比增长7.87%;楚江新材营业收入288.03亿元,同比增长16.05%。
记者梳理发现,多数营收实现同比增长的企业在高端产品研发方面持续发力。
如中简科技通过技术自主创新开发宇航级高性能碳纤维系列产品,目前其ZT7系列碳纤维产品已在空天领域实现多年稳定批量应用,ZT8正持续拓展使用场景,以ZT9H为代表的新一代碳纤维产品性能表现和质量稳定性高。中复神鹰专注于高性能碳纤维创新研究,突破并掌握高性能干喷湿纺碳纤维产业化核心技术;中航高科聚焦航空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化双核主业,涉及航空新材料、通用航空装备复合材料及制品等战略性领域;楚江新材子公司天鸟高新承担国内所有生产飞机碳刹车盘单位的碳纤维预制件供应。
与此同时,新能源市场快速增长也对碳纤维产业起到强劲拉动作用。吉林化纤在半年报中指出,当前国内碳纤维行业正在进行阶段性调整,同时随着碳纤维产业逐渐成熟、终端应用技术顺利推进,大丝束碳纤维有望在以风电为主的新能源市场等领域引来大幅增长。中复神鹰新能源领域(风、光、氢)产品销量同比增长63%,其中风电领域同比增长超200%。金博股份已完成在光伏、半导体、交通、锂电、氢能五大领域的产业布局,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9.69%。光威复材新能源板块碳梁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69亿元,同比增长47.95%。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对高性能碳纤维制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具体包括航空航天、汽车、新能源等领域。同时,国家对新材料产业的政策支持及国内企业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也将有力推动碳纤维制品产业的发展。
8月13日,抚顺石化公司首批充油丁苯橡胶SBR1712下线,在充油橡胶新领域实现“零的突破”,也打破了该公司丁苯橡胶产品长期依赖单一牌号的被动局面。
8月28日,国内首个以“AI+MGI(材料基因工程)”技术为核心驱动的“干湿一体多糖生物基材料创新实验室”在浙江台州黄岩正式启用。
近日,万华化学与产业链伙伴联合推出的全MDI模压托盘,在国内头部显示面板企业实现规模化量产应用,顺利完成从原料供应、定制生产、性能测试到批量交付的全流程验证。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公布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第二批)入围单位名单。苏州14家单位累计获15个席位,成为全国入选项目最多的城市,不仅占全国总数17.4%,更包揽了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