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解决我国溶聚丁苯橡胶严重依赖进口难题
7月23日,由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山东能源研究院)和中石化巴陵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联合完成的“铁系催化丁戊橡胶合成与应用关键技术”项目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唐勇等9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加快铁系催化丁戊橡胶合成与应用关键技术的产业化。
据介绍,青岛能源所(山东能源研究院)针对我国合成橡胶严重依赖进口的问题和石化下游C4~C5烯烃的高值化转化利用迫切需求,通过设计合成新型铁系催化剂,创制了铁系丁戊橡胶新材料,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催化剂技术和催化聚合技术。他们与巴陵石化合作,首次实现了铁系丁戊橡胶百吨级间歇聚合和连续聚合中试放大试验,目前正在进行3万吨/年的产业化示范研究。
此外,青岛能源所(山东能源研究院)与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昊华轮胎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进行了铁系丁戊橡胶在轮胎胎面胶中替代溶聚丁苯橡胶的应用技术研究,并完成轮胎制造评测。评测结果表明,铁系丁戊橡胶可以完全替代依赖进口的溶聚丁苯橡胶,且铁系丁戊橡胶轮胎的湿地抓着指数高达1.63,达到欧盟新标签法A级(参比胎B级)。
该项目创制的铁系丁戊橡胶新材料技术与产品,有望解决我国溶聚丁苯橡胶严重依赖进口的难题。该项目已经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3项,其中欧洲发明专利1项,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轮胎生产和消费国,溶聚丁苯橡胶的年需求量超过20万吨,主要应用于高性能轮胎的胎面,以提供高抗湿滑性(安全性)。随着我国轮胎行业的快速增长,预计我国溶聚丁苯橡胶的需求量仍会保持年均10%的速率递增。但我国的高端溶聚丁苯橡胶严重依赖进口,几乎被国外垄断。
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电子设备等领域,高温硫化硅橡胶作为关键的密封、粘接主要材料,需长期承受200℃以上的极端温度环境。然而,传统高温胶在持续热应力下易发生分子链降解、交联密度下降,导致拉伸强度、...
硅橡胶(高温硫化硅橡胶、室温硫化硅橡胶、液体胶等)凭借耐候性、电绝缘性、耐高低温性等优异特性,广泛应用于电子封装、航空密封、汽车制造等领域。但在250℃及以上高温环境中,硅橡胶易发生热氧化降解,....
今年以来,结合总部专家建议及扬子研究院模拟数据指导,扬子石化橡胶厂以智慧为方、创新为药,深挖顺丁装置运行潜力,使顺丁装置能耗显著下降。 能耗高一直是制约顺丁装置经济运行的难题。面对挑战,扬子石...
7月12日,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化公司)福建古雷苯胺—橡胶助剂产业链项目核心设备——20万吨/年苯胺流化床反应器在福建古雷开发区精细化工园吊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