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为基 创新为魂 协同为翼 ——古雷开发区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

8月的古雷半岛,涌动着产业发展的蓬勃活力:巍然耸立的钢铁巨塔间焊花飞溅,运输车辆往来穿梭,装置运转声轰鸣不息,园区“钢筋铁骨”间尽是忙碌景象。

作为福建漳州的经济“主战场”,近年来古雷开发区聚焦项目建设、科技创新与区域协同,深耕发展“主阵地”,2024年工业产值达902.58亿元,占全市的14.6%,预计2035年工业产值突破万亿元。

夯实项目“压舱石”

重点项目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当前,古雷开发区两个超百亿元在建重大项目进展顺利:总投资711亿元的古雷炼化二期项目,陆域与海域施工正有序推进;总投资448亿元的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已从土建阶段全面进入安装高峰期。

上月以来,古雷开发区项目建设与产业升级再添新动能:总投资150亿元的绿色甲醇项目签约落户,该项目将依托古雷优质海上风电资源和正大集团丰富生物质资源,生产绿色甲醇及绿色可持续航空燃料,为大规模绿电消纳提供新路径;福建福海创石油化工有限公司CCR中心控制室仪表控制系统顺利完成搬迁交接,覆盖全厂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体系成功构建;福建古雷石化有限公司MPS系统成功验收并投用,通过可视化技术与智能监控手段,实现对边际效益、产品收入及成本等核心经营指标的动态监测与分级预警,其丁二烯炔烃选择性加氢项目也即将迎来中交,届时“问题副产物”将通过技术创新转化为“高价值原料”。

“要抢抓当前工程建设黄金期,强化节点意识,狠抓关键环节,科学合理配置施工力量,严把生产设备调试关,推动项目尽早投产达产。”近日,古雷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赵丰带队深入石化园区,调研重点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运营工作时强调。

截至目前,古雷开发区拥有年产能炼油1600万吨、乙烯380万吨、芳烃360万吨项目,已投产项目20个、在建项目17个、签约项目14个,总投资超3038亿元,预计达产年产值近3600亿元。在此基础上,该区已形成芳烃—纤维、烯烃—塑料和绿色产业链的“2+1”产业布局,进入百亿级重大项目加速落地、千亿级产业集群持续壮大的发展新阶段。

聚焦创新“主战场”

近年来,古雷开发区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高技术制造业、绿色产品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稳步壮大,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要落地转化,中试是最关键的连接点,尤其是在长周期考核和经济评价阶段。”厦门大学古雷石化研究院副院长陈秉辉表示。为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古雷开发区已投入13.56亿元,启动建设化工与生物医药、绿氢等3个中试基地。

围绕“2+1”产业布局,古雷开发区还瞄准科技前沿领域,积极对接中海油、中石化、正大集团等企业,以及吉林大学、福州大学等高等院校,推动中海油海上风电、PCR塑料原料精制等8个项目落地,并开展“三根丝”、生物基和循环化工产业布局等研究工作,在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上持续发力。同时,开发区提速零碳园区申报建设,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核能供热等路径,力争实现绿电直供比例达到90%,推动单位能耗碳排放大幅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深耕发展“主阵地”

面对发展新形势,国家、省、市三级联动正源源不断地给予古雷开发区强力支持。系列帮扶政策精准落地,专题协调重要问题,专班跟进突破瓶颈,今年5月,福建省政府更是专门出台“二十条措施”,从顶层设计为古雷发展定向领航。

漳州市政府迅速响应,对照省级政策细化制定《行动方案》《任务表》《项目表》,明确71项具体工作任务与41个支撑项目,同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市管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等38项重点任务。

在营商环境优化上,古雷开发区主动作为,将全区254项涉企审批事项纳入一站式集中办理范畴,跑出项目落地“加速度”——中石化南化苯胺—橡胶助剂产业链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福建中沙石化公司完成注册仅用半天。同时,开发区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海丝”核心区建设,以古雷石化基地为核心推动创建中沙(福建)产业合作区,为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夯实基础。

区域协同发展同样亮点纷呈。古雷开发区充分发挥产业辐射带动作用,依托石化基地原料资源,加强与环东山湾各县区产业衔接,助力周边招引纺织、染整、光伏、新能源汽车材料等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今年2月,开发区与直线距离约10千米的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牵手”,签署环东山湾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借助核电能源为古雷绿色发展“加码”;8月,又与厦门市海沧区政府达成合作,共同打造厦门石油交易中心古雷分中心,推动实现“原油进口—炼化加工—成品交易”全链条整合,为区域产业融合发展开辟新路径。

相关推荐

平顶山高新区:积极构建质量认证体系

“申报ISO9000认证时,平顶山高新区在质量管理认证上全程帮扶,从体系搭建到材料审核都给予指导,让我们少走不少弯路。如今,我们搭建了‘研发—生产—售后’全流程质量管理框架,产品一次合格率从95%跃升...

2025-09-08     中国化工报

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多举措破解要素瓶颈

​随着“三年满园”行动的深入推进,以氟硅化工新材料为主线、新能源材料和精细化工为两翼的特色园区——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以创新举措破解要素瓶颈,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凸显。目前,园区围绕中国中化、江苏国泰等“链...

2025-09-08     中国化工报

青岛高新区完成首例跨省协作评标

近日,青岛高新区田海路(区界至丰和路)道路及综合配套工程招标工作顺利收官,标志着青岛高新区首例突破行政区域限制、实现山东省内外三地联动的“1+N+N”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完成。

2025-09-08     中国化工报

东营港“公共管廊一件事”省出30工作日

​针对化工园区公共管廊审批环节多、部门协调难等问题,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启动“公共管廊一件事”改革,将市政设施类审批、洪水影响评价类审批等5项关联事项整合为“公共管廊一件事”,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审批+规划...

2025-09-08     中国化工报

宜春丰城高新区开展安全生产检查

为提升化工集中区安全风险防控能力,9月2日,江西省宜春丰城高新区联合丰城市应急管理局等多个部门,共同开展安全生产联合执法检查。

2025-09-08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