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由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天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完成的“增强型聚乙烯中空纤维膜制备及应用研究”项目通过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鉴定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主持,评审组一致认为,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研发团队以中国石化自产聚乙烯(PE)为原料,首创了热法纤维增强PE中空纤维膜制备技术,为国内非含氟中空纤维膜产品出口应对欧盟PFAS限制提案提供了解决方案,为替代含氟超滤膜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撑,有效降低了膜制备成本的同时,减少了环境和健康风险,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和社会、环境及经济效益。采用该技术制备的热法纤维增强PE中空纤维膜,膜结构显著增强,综合性能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广泛适用于MBR工艺或浸没式超滤等污水处理系统。
据了解,采用该技术制备的膜产品自2023年12月起首次在天津石化烯烃污水MBR系统进行工业示范,截至目前长周期运行结果表明,整体膜系统运行稳定,产水浊度<1 NTU,为企业节约了大量新鲜水。
评审组建议,加快开展该产品规模制备以及在炼油、化工等不同应用场景的工业示范。
7月16日,“链博首发站”活动在第三届链博会开幕当日举办。材料企业贝特瑞发布了行业首款硅负极专用石墨材料和首创的BTRS+i石墨长续航负极材料解决方案。
日前,在天津举行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上,山东海化集团、山东海化美天膜材料有限公司与天津工业大学共同研发的“超亲油疏水中空纤维膜及高效润滑油膜净化装备”项目通过鉴定。
近日,天津长芦海晶集团公司所属第四分公司《超高模量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在骑行装备上的应用研究》项目,成功通过天津市科技成果鉴定,其技术水平被专家组一致评定为“国内领先”。
一座因油而建、因油而兴的石化城市,该如何推进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近日,笔者从河南省濮阳市科技局找到了答案:该市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持续完善“平台建设+技术攻关+企业培育+成果转化”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近日,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传来消息,该所秦川江、王利祥研究团队在“新型有机自组装分子设计及其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日前,记者从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邦)了解到,立邦首款不含生物抑制剂的自抛光防污涂料AQUATERRAS已在中国舟山长宏国际船舶修造公司实现国内首次应用,为万海航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