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专家共商镁化合物行业发展大计

中化新网讯 7月15日至18日,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镁化合物分会专家组工作会议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召开。

7月16日下午,镁化合物专家座谈会对工业氧化镁产品碳足迹计算方法和要求,国家标准的起草和制定工作进行广泛研讨。与会专家就工业氧化镁生产工艺流程、碳足迹计算边界及分配原则和方法等开展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

QQ20250722-094828.jpg

在7月17日的2025世界钾盐钾肥大会暨格尔木盐湖论坛镁产业分论坛上,13位专家就镁化合物产业发展现状以及面临形势、转型升级路径、氧化镁税则调整、镁化合物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和新装备推广以及理论创新、数智赋能等广泛议题展开交流研讨。

青海汇信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刘国建深入分析了全球镁产业现状及中国盐湖镁发展路径时指出,中国镁资源储量丰富,镁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轻量化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中国盐湖集团立足察尔汗盐湖40.8亿吨镁资源优势,突破电解金属镁关键技术,形成5.2kgCO2/kgMg的低碳工艺路线。刘国建提出了"资源-技术-产业-生态"四位一体发展战略,将通过技术创新、绿电耦合、产业链延伸等措施,分三阶段打造世界级镁产业基地,最终实现"绿电-绿镁-绿氢"协同发展的零碳镁产业示范区,提升中国镁产业全球竞争力。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副会长、辽宁省非金属矿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韩光启系统梳理了辽宁菱镁矿资源的储量优势,但面临产品同质化严重等挑战,创新性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建议产业向镁合金、镁基储氢材料等高端领域转型。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镁化合物分会副秘书长、河北科技大学刘宝树教授指出,现行税则已不适应氧化镁产业发展需求,建议增设"化学合成法氧化镁"专门税目,为高端氧化镁产品出口、开拓国际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上海实业振泰化工有限公司翟俊工程师深入分析了我国硅钢级氧化镁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世界上较受认可的仍是日本产品,我国产品在质量和稳定性方面存在差距,价差也在一倍以上。中南大学刘卫平教授团队发布了《氧化镁/氢氧化镁-脂肪酸体系的分子动力学研究》,通过创新性实验揭示了脂肪酸改性机理,为阻燃剂表面改性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青海创信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蔚永福高工报告中重点分析了我国在高纯镁化合物制备等方面的"卡脖子"问题,提出了要重点突破电子级氧化镁等关键技术。青海濮耐田晓利博士展示了《CO2直接吸收法制备硅钢级氧化镁》创新工艺,通过微晶菱镁矿轻烧粉直接矿化CO2,成功制备出视比容达4.25ml/g的优质产品。潍坊泽隆新材料刘其锋高工在《卤水-碱法制备氢氧化镁阻燃剂》报告中,通过系统的中试试验验证了水热温度对产品形貌的关键影响,其最佳工艺条件下产品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与会专家经过深入研讨认为,要充分发挥察尔汗盐湖镁资源优势,重点推进金属镁、化工镁、耐材镁、建材镁四大产品体系,建议成立"盐湖镁产业创新联合体",整合产学研力量突破氯化镁脱水等关键技术瓶颈;要建立"资源—技术—产业—生态"四位一体发展体系;要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制定《镁化合物产业"十五五"发展规划》,支持高端产品研发;要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借助"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推动镁产品和技术标准"走出去"。

在17日下午召开的专家组工作会议上,镁化合物分会会长宗俊主持会议并强调,专家要自觉遵守镁化合物分会专家组工作管理办法,积极为镁化合物行业发展贡献力量。与会专家就行业自律、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相关推荐

中国产业转移对接活动(广西)举行

  中化新网讯7月20日,以“AI赋能谋新篇产业协作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广西)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吸引来自各行各业的1400多位专业人士参加。

2025-07-22     中国化工报

熔盐储能前景广阔

中化新网讯(姜小毛)7月17日,熔盐与储能产业论坛在青海格尔木市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浙江大学、青海省海西州能源局、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广核光热技术(北京)有限...

2025-07-21     中化新网

肖簧同志逝世

  原中央纪委驻化学工业部纪检组组长肖簧同志,因病于2025年6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2025-07-21     中国化工报

央企年度考核结果出炉 50家企业获评A级

国务院国资委7月18日公布了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在2024年度业绩考核中,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

2025-07-21     中化新网

第三届链博会签署合作协议、达成合作意向超6000项

“硬核”展会收获“盛夏果实”!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20日在北京闭幕。记者从闭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届链博会中外参展企业和机构达到1200家,参展商与4.2万家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联系。据不完全...

2025-07-21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