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煤集团“用‘紧日子’过‘好日子’”的经营理念在蒲洁能化公司扎根以来,烯烃中心以“金牌班组”创建为抓手,锚定“深挖潜力、挑战极限”攻关目标,在装置方寸之地奏响创效鼓点。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举措,装置关键消耗指标持续突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降耗增效成绩单。
精雕细琢 甲醇单耗创新低
甲醇作为 MTO工艺的核心原料,其单耗水平直接决定装置运行经济效益。4月检修开车后,吨烯烃甲醇单耗一度居高不下,成为制约成本优化的“卡脖子”问题。
“不能让高单耗成为不可逾越的天花板。”烯烃中心MTO及烯烃分离班组技术骨干化身“工艺精算师”,深入剖析装置系统反应机理,对反应温度、压力、定碳、主风量控制等数十项关键参数开展深度排查与微调实验。
每一次微小的调整都伴随着海量数据的记录与分析,每一次参数的优化都凝聚着无数个日夜的坚守。正是这份对毫厘之差的执着追求,6月底,吨烯烃甲醇单耗从2.9579吨/吨降至2.9176吨/吨,仅1个月便节约成本约500万元。小小的0.0403,是工艺控制精度质的飞跃,是资源利用效率的显著提升。
颠覆常规 催化剂消耗树标杆
催化剂被誉为MTO反应的“药引子”,其高昂成本与频繁更换一度成为降本路上的“拦路虎”。
烯烃中心打破“定期更换”的传统思维,创新提出“催化剂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通过定期外检及离线分析,实时捕捉催化剂活性变化的蛛丝马迹;创新优化再生工艺,显著延长其高效服役周期;同时,对卸剂操作进行精细化管控,最大限度减少催化剂损耗。
通过一套“检测-优化-保护”精准发力,催化剂消耗趋势显著下降。今年5月开始,吨产品催化剂消耗从1.9269千克/吨降低至6月的0.8903千克/吨,降幅达54%,在国内煤制烯烃行业树立了催化剂高效利用的新标杆。
靶向突破 打出氢效双控组合拳
面对聚乙烯装置对1-丁烯的大量需求,烯烃中心丁烯班组将技术创新的焦点锁定在加氢反应优化上。
针对以往氢气过量加入导致1-丁烯被加氢成丁烷的副反应、同时温度升高导致加氢选择性变差的难题,丁烯班组构建“在线分析动态调节+离线分析校正”的管控体系,一方面根据进料碳四中丁二烯含量实时调整氢气加入量,每日减少氢气消耗50.2千克;另一方面优化一、二段氢气配比,将加氢后温度控制在50℃以下,提升加氢反应选择性。
“现在每公斤氢气都用在‘刀刃’上,既提高了丁烯产量,又提升了下游产品质量,这就是技术创新的双重价值。”丁烯二班班长许晓阳指着中控屏上的趋势图感慨地说。这套“氢效双控”组合拳打出漂亮仗:不仅每日增产丁烯1500千克,还降低了醚化反应温度,减少了醚化副反应,使MTBE产品纯度提升至92%以上。
变废为宝 洗涤水技改显智慧
甲醇洗涤塔长期使用透平凝液作为洗涤水,用完即排,既耗水又增加处理成本。烯烃中心MTO及烯烃分离班组又创新提出洗涤水循环再生这一“金点子”,即模拟对洗涤水系统进行深度技术改造,通过优化洗涤水精馏再生系统,使原本“一次性”的洗涤水得以在“闭环循环”中反复利用,既保障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更实现了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目前,这个“金点子”已被采纳,技改方案顺利通过审批,设计院正紧锣密鼓开展初步设计工作,一场水资源利用的“效率革命”即将展开。据测算,此项技改完成后,洗涤水消耗量将直线下降,废水排放负荷将得到显著削减,装置废水处理系统也由此卸下沉重负担。
近日,神马股份为有效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要求,科学应对秋冬季不利气象条件,下发文件要求各单位科学调控生产节奏,加快推进环保技改项目实施,大程度减少污染物集中排放,保障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7月22日,锡林郭勒大草原深处,钻机一声轰鸣划破长空,额合宝力格合作项目宝3井正式开钻,标志着中原油田内蒙古探区开辟了新的增储上产阵地。
今年以来,阿拉善高新区以“优服务、解难题、促发展”为主线,持续开展“政策上门、服务入企”行动,以政策宣导与精准服务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7月23日,“吉林省2025年化工园区暨松花江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演练”在吉林燃料乙醇公司举行。演练模拟化工企业泄漏火灾引发次生水污染险情,全方位检验省市企三级联动、科技赋能、精准防控的实战能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