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来,天然橡胶现货价格先涨后跌。据隆众资讯数据,截至4月18日,上海市场天然橡胶(全乳胶)价格收于1.4450万元(吨价,下同),较4月1日累计下跌1800元,跌幅达11.1%。
“2025年天然橡胶开割季标志着天然橡胶市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短期来看,供应增量释放与需求疲软矛盾主导,胶价或延续偏弱震荡,但去库存压力及政策预期限制下行空间,国储收储规模不及预期,或加剧市场波动。”隆众资讯分析师相晓帆说。
供应预期增加
“目前国内外天然橡胶产区物候正常。云南产区已于3月下旬逐步开始试割,海南产区于4月10日前后陆续开割;东南亚主要产胶国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将于4至5月先后进入开割季。”卓创资讯分析师路宁说。
“国内云南产区即将进入旺季,预计4月胶水供应逐步放量,胶农对开割初期价格预期谨慎,短期抢收行为或有限。泰国东北部轻微干旱影响有限,橡胶园预计在4月上旬如期开割;南部产区雨水充足,将于4月下旬进入开割季。”相晓帆说。
“海南岛南部陵水、乐东等产胶区域已经开割,听闻儋州进入试割阶段,预计海南中、西部主产区4月中旬以后将陆续进入开割状态,整体来看,今年开割情况基本符合正常季节性预期。”隆众资讯分析师石晓璇说。
需求复苏乏力
据隆众资讯数据显示,4月3日当周,中国半钢胎样本企业产能利用率为75.8%,环比减少2.38%,同比减少5.07%;中国全钢胎样本企业产能利用率为68.28%,环比下降0.08%,同比下降2.78%。
“半钢胎企业整体出货压力不减,叠加月内新订单数量未达预期,部分企业不得不下调排产量,样本企业产能利用率持续走低。全钢胎多数企业排产维持稳定,个别企业因库存压力灵活调整排产节奏,整体产能利用率微幅下调,预计短期轮胎样本企业产能利用率将维持稳中偏弱态势,市场需求端的结构性分化仍将持续。”相晓帆说。
路宁表示,全钢轮胎终端市场需求疲软,对全钢轮胎消耗有限。二季度预计轮胎企业产销放缓,成品存累库预期。另外,高价原材料向下传导不畅,轮胎企业生产成本较高,将对供应端的开工形成一定拖拽。非轮胎制品的新订单情况欠佳,高成本向下传导不畅,预计二季度原材料采购延续刚需采购节奏,企业无意向过多储备原料,因此预计二季度天然橡胶价格将下滑。此外外围宏观环境偏空,商品市场承压。
“对等关税”冲击
4月7日,期货市场橡胶系品种以跌停开盘,沪胶主力合约2509价格报于1.5580万元,较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直接下挫6%,引发市场关注。
“清明节后,跌停开盘有点出乎意料。这主要在于宏观情绪利空太明显,全球贸易摩擦升级,市场对未来预期更加悲观,大宗商品价格应声下落,橡胶受冲击较大。”江苏天胶贸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露说。
此轮天然橡胶期货合约大幅下跌的主要驱动或为美国关税政策的超预期影响。
“美国是轮胎和汽车消费大国,轮胎和汽车进口量巨大,而泰国、越南、柬埔寨对美贸易额较大,以泰国为例,每年向美国出口天然橡胶20万至30万吨左右,占比7%至10%,出口轮胎70亿美元左右,占比接近50%。美国利用关税压制东南亚国家轮胎出口价格,以抵消关税带来的成本增加。而东南亚国家的轮胎厂因为依赖美国市场,没有议价能力,只能压制上游天然橡胶价格以降低成本,因此最终上游割胶和加工厂受影响最大。”李露说。
“此外,汽车、家电及鞋材等橡胶终端方面,美国仍是主要出口区域,关税矛盾升级则势必增加企业成本、冲击企业订单。在金融属性主导下,宏观环境及资金情绪影响恐继续施压胶价运行。”卓创资讯分析师吴伟茹说。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天然橡胶因自给率偏低,进口依存度高达80%以上。从进口数据来看,中美关税问题对天然橡胶进口影响有限,核心影响则在于对商品市场运行环境以及天然橡胶需求预期的冲击。
“双春”年的春天姗姗来迟。一场小雪过后,气温开始逐渐回升,东北三省的春耕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始进行。据统计,今年东北三省预计种植面积达到约1.5亿亩,较去年有所增加。主要作物包括玉米、大豆和水稻等,...
近日,制冷剂行业上市公司陆续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东阳光等公司净利润同比预增均超过100%。业内认为,制冷剂行业在配额管控政策和下游需求扩容的双重因素推动下,景气度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