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月”活动开展以来,独山子石化公司深入落实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炼化和新材料公司活动部署,以质量宣传教育为先导、全维度质量提升体系为支撑、数字化智能化创新为引擎,推动质量“四全”场景向各环节纵深渗透,加速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进程。
智能“加持”,筑牢管控防线
活动期间,独山子石化公司聚烯烃一部QC小组聚焦安全保障、质量升级、成本优化等核心领域,以破解生产实际难题为靶向攻坚突破。“优异质量始于创新积淀,成于持续坚守,必须以QC工作为支点,深化精细管理、加速成果转化、推进数智化升级。”该部副经理曾少敏表示。
今年3月,该运行部投用新型反应器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嵌入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关键工艺参数的自主迭代优化,装置运行稳定性显著提升,产品优级品率跃升至历史峰值。
作为独山子石化新产品研发生产的核心阵地与提质增效的关键枢纽,聚烯烃一部构建起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针对重点及特色品牌编制《全过程质量管理手册》,实现原料入厂、生产加工、仓储转运全流程可追溯管理;建立以产品牌号为核心的参数信息化管控机制,依托公司数据决策系统设定质量预警阈值,以工艺平稳率提升为突破口,率先建成公司工艺参数预警平台,将关键工艺参数纳入实时监控体系,实现与DCS系统数据的动态比对核验。
目前,该平台已延伸至过程质量监控领域,对多牌号产品实施“工艺参数+质量结果”双维管控,同时通过前移检测关口、加密分析频次、建立重点牌号核心性能指标台账,实现质量风险提前预警。
凌晨课堂,读懂“质量无小事”
凌晨5点的炼油一部控制室,灯火通明。内操龚成尚紧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参数,拿起对讲机呼叫:“依合利玛,巡检重点核查外排水温度及含盐污水水质,数据即时反馈。”
“收到。”外操依合利玛的回应从对讲机中传来。一旁,刚入职的王奋强捧着操作手册,眼神紧随着屏幕上的数字流转。10分钟后,对讲机准时响起:“龚师傅,外排水温度正常,含盐污水浮渣量达标。”龚成尚颔首示意,在巡检记录本上认真打勾。
“师傅,为啥大半夜还要盯着污水啊?白天盯紧点不就够了,差一点应该没关系吧?”王奋强凑到班长王思哲身边问道。王思哲指向窗外的装置:“质量这事儿,从来没有‘差不多’的说法。你看这含盐污水,是电脱盐装置的‘排泄液’,它的水质和温度,就是装置运行的‘体检报告’。”他拿起桌上的水杯打比方:“要是水温忽高忽低,或者浮渣超标,就说明脱盐脱水工艺没做到位。”
王奋强闻言一怔,立刻拿起笔在笔记本上郑重写下:“凌晨5:15,外排水温度、浮渣含量正常——质量无小事,细节定成败。”
焊缝“二维码”,守好质量关
9月16日一大早,独山子石化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工程项目工地,杜亮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电焊弧光闪烁。
“这两天忙着组织焊工比赛,利用大清早的时间把技术难点啃一啃。”担任本次焊工比赛裁判长的杜亮介绍,当前项目已进入施工高峰期,为保障关键工序焊接质量,项目管理部于9月16日至17日举办焊工技能竞赛,24名技术骨干同台竞技。
在塔里木二期乙烯的焊接现场,杜亮是“质量网红”。这里的每道焊缝都专属一个二维码,手机一扫,焊接人员、施工时间、工艺标准等信息便清晰呈现。
杜亮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自今年7月15日投入使用以来,已成为项目质量提升的“助推器”:围绕管道自动焊、纤维素+半自动焊接、智能化热处理等前沿技术,组织8次高水平技术交流,开展30余场质量控制专项培训。
寒露时节,豫鲁交界处的中原储气库群不舍昼夜,冲刺满仓!截至10月20日,中原油田储气库群顺利完成2025年注气任务,累计储备调峰气量9.4亿立方米,储备气量超去年同期水平,预计可保障华北及黄河流域约...
为强化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安全监管,河南省嵩县应急管理局紧盯省级危化风险管控平台数据接入要求,全力督促辖区内相关企业完成安全生产基础、特殊作业、人员定位三项核心数据的全量接入,以数字化赋能危化安全...
10月17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下发了《关于湖北省2025年第一批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A、B(含B-)级和引领性企业名单的公示》。其中,湖北新宜化工有限公司等8家化工企业入围。
10月20日,江西乐平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乐平工业园区重大安全风险防控项目投入试运行的公告。该项目旨在构建全域覆盖、高效联动的安全防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