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记者从国庆前夕在西安召开的第九届数字油田国际学术会议上获悉,长安大学智慧油气田研究院成立20周年来,秉持“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初心,致力于推动数字油田、智能油气田向智慧油气田建设与发展,在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应用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实现了多项创新与突破。
该研究院隶属于长安大学,其前身是创立于2005年的“长安大学数字油田研究所”,是国内唯一专门研究数字、智能与智慧油气田建设的科研机构。在学科带头人高志亮、付国民教授带领下,形成了一支由50人组成,集智能油气田研究、开发、建设与运维为一体的专业性团队。如今他们依然前沿,根据数字油田建设规律提出整合创新发展的数智油气田新概念。
据了解,1999年大庆油田在国内首先提出的“数字油田”概念。然而,当时数字油田研究面临“无对口学科专业、无期刊杂志发表论文、 无专业化人才与职业化团队”的困境。
时任长安大学数字油田研究所所长高志亮带领团队迎难而上、自力更生,开启了我国数字油田建设研究的新纪元,并在这个领域持续深耕20年。2009年,他们编制完成了《中国数字油田建设总图》,绘出了至今都不过时的“数字→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油田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基本蓝图。
此后,研究所坚持理论先行、创新研究,成果不断涌现。2013年提出数智油气田建设“采、传、存、管、用、智”六字方针与“建好、管好、用好”的“三好”原则,构建完成“油气田物联网建设模式”。2015年提出适应于智能油田的“小型化,精准智能”建设原则,以及适应于大数据、智慧油气田的“全数据、全智慧、全信息”建设思路。2017年提出从智能油田向智慧油气田建设发展的“数据、业务、技术、算力、算法”科学配置方法。一直站在数字油田建设研究前沿的研究所,2024年又首创“整合数智油气田学”新概念。
期间,高志亮带领团队编纂完成我国唯一完整的数智油气田系列专著——《数字油田在中国》系列丛书,构成了数智油气田建设理论体系,对我国数字油田建设与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累计获发明专利4项、实用型专利20多项,其中“数能转换定律”2024年4月荣获第4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会金奖。
同时,研究所从芯片底层设计、制造做起,成功研制智能控制柜、边缘计算RTU设备、一体化功图数据检测处理器等整套油田物联网系统,开发10多种创新产品、30多项技术及数十套管理信息应用系统软件。先后在延长油田吴起采油厂、辽河油田泰利达公司和大庆油田庆新油田公司建立了数智油气田研究与建设示范基地,应用推广成效明显。
2020年,长安大学数字油田研究所改制为长安大学智慧油气田研究院,确立了“三大使命”,即国家数据战略研究、数字油田品牌建设、智慧油气藏模式创建;“三个研究任务”,即数据科学研究、智慧采油技术研发、大数据方法论与AI应用创新,以及“三大主攻方向”,即国家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创立、整合数智油田建设模式创新、AI技术结合大数据解决非线性复杂难题模式创建等。
该院院长付国民表示,下一步将以“提供中国建设方案,奉献中国建设智慧”为宗旨,再接再厉深化研究,努力践行“三大使命”,大力推进“三个研究任务”,在“三大主攻方向”上持续发力,为我国油气田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长安大学智慧油气田研究院供图)
硫化锂是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固体电解质的离子导电率,同时是决定全固态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堪称硫化物固态电池的“心脏”,硫化锂占据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成本的77%~80%,其降本进....
今年以来,多场聚焦人工智能(AI)在科研与地质工程领域深度应用的系列专题培训在江汉油田研究院陆续举办,为200余名科研人员搭建AI能力提升平台。培训以“AI赋能、提质增效”为核心,通过“理论讲解+实操...
中化新网讯10月13日,应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段雪教授邀请,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一行到衢州资源化工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衢化院”)参观调研。.....
10月11日,苏州市“吴地工匠”职业技能系列竞赛活动暨2025年张家港市“港好有匠”职业技能系列竞赛、华昌集团第七届“先锋工匠杯”职业技能竞赛化工总控工赛项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市各化工企业近80名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