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7月9日,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厂加氢三车间实施的“烷基化装置脱丙烷塔底热源优化改造”成功,仅用一根50米管线实现“能量移植”,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据介绍,烷基化装置脱丙烷塔底再沸器每小时要消耗3.5吨蒸汽,而几十米外精馏系统产生的高温凝结水却带着热量放空。“咱们要将丢失的热量回收,‘补’进烷基化装置去。”装置负责人王良龙的一番话为此次改造提供了思路。
攻关小组连续16小时奋战,在不停车情况下完成了这场“能量移植”,用直径10厘米的碳钢管线将110℃高温凝结水输送至脱丙烷塔底再沸器底部。改造后,蒸汽单耗从3.5吨/小时骤降至0.7吨/小时,相比改造前蒸汽用量节约80%,全年实现节省蒸汽2.24万吨。
“20万元投入换来每年400万元效益,而且减少了56吨二氧化碳排放量,这笔提质增效账单怎么算都值。”王良龙表示,采用这个办法还提高了3%的温度控制精度,使生产得到了有效优化。
7月19日,安徽阜阳康泰斯公司投资建设的临泉气化试验装置取得重要进展——核心设备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一次吊装成功。项目正式进入全面安装阶段,争取实现8月底具备开车条件的目标。
7月9日,我国首台完全国产化的40兆帕高压大排量离心式注气压缩机,在我国首座深层在役凝析气藏储气库——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牙哈储气库落地,标志着我国在储气库领域首次实现成套设备100%国产化,打破了国外...
7月12日,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评审组现场鉴定评审,中石油管道局建设公司通过压力管道安装许可到期换证鉴定评审,标志着管道局建设公司拥有了GA1级(覆盖GA2级)、GC1级(覆盖GC2级)压力管道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