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3月19日,在休斯敦举行的标普全球世界石化会议(WPC)上,标普全球商品洞察公司副总裁兼全球烯烃业务负责人沃尔特·哈特指出,随着能源转型持续推进,乙烯需求增速预计将超越成品油,进而促使其原料石脑油成为炼油产品中的高价优质产品,其他炼油产品也将成为乙烯生产的替代原料选择。
哈特强调,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升将推动乙烯需求持续增长至2050年及以后。然而,传统乙烯原料如石脑油、乙烷和液化石油气将因能源转型而日趋稀缺。以石脑油为例,目前80%的石脑油来自炼油副产品,但预计到2030年前后成品油需求将达到峰值。
“成品油需求达峰后,炼油厂减产成品油将导致石脑油产量下降。”哈特分析道,“为维持石脑油供应,其定价将与汽油、柴油等运输燃料持平甚至更高。同时,液化石油气价格也将上涨,预计其供应量在2030年左右见顶。”他还指出,美国乙烷供应增速即将放缓,仅能支持墨西哥湾沿岸新建4至5个乙烯裂解装置。
面对原料短缺,哈特预测,未来将更多使用轻油甚至中间馏分油作为乙烯裂解原料。这将加速炼化一体化进程:当炼油厂化学品产出占比达40%~60%时称为原油制化学品(COTC),达到75%以上则称为直接原油制化学品(DOTC)。不过哈特提醒:“COTC项目需着眼于整个生产基地,而不是单个项目。当其大规模投产,可能引发烯烃、芳烃等化学品的供应过剩风险。特别是以生产对二甲苯为主的COTC项目,往往会带来芳香族副产品的市场过剩问题。”
标普全球近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受美国关税政策连锁反应影响,亚洲对二甲苯(PX)价格已跌至过去4年多来的最低水平,给整个产业链带来严峻挑战。
近日,氨生产商CF工业控股公司宣布,已与日本最大的能源公司日本JERA株式会社以及三井物产株式会社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旨在建设、生产和销售低碳氨。
石油行业的高管们和分析师们近日表示,近年来,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持续攀升,航空业作为碳排放大户,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推广使用成为行业减碳的关键路径。然而,在亚洲地区,SAF却面临着供应大...
近日,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宣布,已启动建设125万吨/年的聚乙烯(PE)工厂,并在阿特劳经济特区化工园区打下第一批基桩,该工厂将是哈萨克斯坦阿特劳70亿美元天然气制化学品一体化项目的关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