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石化物资采购公司精准施策,在化工“三剂”采购领域打出组合拳,通过放宽资质、主动邀请、技商协同等措施,着力破解单一供应商供货依赖。年初以来,计划打破独家采购的15个品种已完成7项,累计降本近千万元,成效显著。
放宽资质,拓展渠道。面对部分进口品种渠道长期被代理商把持、价格高企的困境,该公司主动放宽资质要求,拓展选商范围。
甲基戊撑二胺采购以往由国外企业通过代理商销售,价格居高不下。业务人员调研发现近期国内已实现量产,遂将资质要求放宽至“中油网内贸易商”,吸引5家投标人竞标,最终由国内经销商中标,价格下降45%,成功打破国外垄断。
碳酸盐活化剂采购同样通过放宽资质,使潜在投标人从1家增至3家,形成有效竞争,促进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主动邀请,激发竞争。公司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通过精准邀请激发市场竞争,压降采购成本。
稳定剂FD-01采购中,业务人员主动联系所有符合资质厂家竞标。在竞争压力下,原厂家单价下降逾4000元/吨,节资率超8%。
针对油浆沉降剂等有业绩厂家稀少的品种,业务人员积极寻找相近产品,挖掘潜在供应商,成功引入新供应商,使中标单价下降3.76万元,节资率达27.7%。
技商协同,破解难题。对于特殊技术要求导致的供应难题,公司深化技商协同,通过联合攻关破除“非他不可”局面。
污水用絮凝剂因使用单位储罐小、送货频次高,供应商参与意愿低。业务部门联合技术部门,研究改用“吨桶抽料”模式,合理调整技术要求,有效促进了广泛竞争。
对于技术指标过高、用量少的品种,业务部门与生产单位探讨优化技术指标可行性,从源头上避免“只此一家”局面。
据悉,剩余8个品种预计年内全部落实。公司表示将持续创新方法,深化跨部门联动,为降本增效注入新动能。这一系列实践不仅带来经济效益,更增强了供应链稳定性,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张晓君 张敏群)
今年以来,黑龙江博航染料化工有限公司围绕“质量以我为本、我以质量为荣”主题,从宣贯、培训、监督、考核、提升五个方面入手,全面推动产品“质量”活动落地生根,加快质量强企建设步伐,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提
随着气温骤降,寒意渐浓,为确保全员能够安心生产工作、温暖过冬。10月份以来,黑龙江中文化工有限公司早谋划、早行动,查痛点、治顽疾、下好冬防“先手棋”,筑牢硬件“保温墙”,做好冬季“三防”,坚决打赢全年
“这个健康小屋真是太方便了!几分钟就能了解自己的基本健康状况,还有专业的医生答疑解惑。”10月13日,在广东石化新建的健康小屋内,码头运行部员工见习工程师郑志康在体检了血压、血糖、血氧和尿酸后,对“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