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石化行业节能降碳工作正向纵深推进。笔者认为,除了关注工艺优化、能效提升等显性措施外,一些跑冒滴漏的“隐形战场”同样蕴藏着巨大的节能潜力,石化企业要组织员工做好查缺补漏工作。
变被动“遇见”为主动“预见”。石化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大量能源消耗,生产过程复杂,工艺条件苛刻,设备管道种类和数量众多。企业要改变管理方式,变被动“遇见”为主动“预见”,从根本上杜绝泄漏事件发生。如针对地下水系统泄漏具有隐蔽性和长期性的问题,抚顺石化烯烃厂组建了“测漏小队”,引进行业先进的气体法测漏技术,采取定期摸排、精准定位、优化检测流程、高效修复等措施,发现多处隐蔽漏点,取得了显著成效。
既要“算大账”更要算“细账”。石化企业生产过程包括燃料、水、电、蒸汽等10余种消耗项。企业不仅要算好能耗指标“大账”,也要算好每个指标的“细账”,逐个指标分析、提升。比如,抚顺石化石油二厂组织人员“表单式”列出每台加热炉的氧含量,排烟温度的设计值、实际值、极限值,“一炉一策”地制订降耗措施,摸索出既能保证完全燃烧又能保证热效率的氧含量最佳值,使日均燃料消耗明显降低。
既要发“票子”也要打“板子”。石化企业装置多、流程长、地域分散,节能工作仅靠几个部门、几名管理人员推进显然力不从心。企业要充分发挥车间、班组乃至每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激活人这个最重要的降本力量。如石油二厂加大考核力度,出台了节能降耗双向激励机制,真正让“票子”发到干实事的人手里,“板子”打到做虚功的人身上,营造人人争做降本排头兵的良好氛围。
总之,在节能降碳的征程上,既需要技术创新的“大突破”,也离不开查缺补漏的“绣花功”。石化企业要组织员工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将节能降碳措施部署落实到每一次优化操作中,实打实地提升每一个指标,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作者:抚顺石化公司石化报社 李冬铃
8月1日上午9时,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二作业区注采4-5班采油工王玉峰在例行巡检时,发现水井管线连接处不断有水渗出。
黑龙江博航染料化工有限公司贯彻落实安达市委、经开区党工委工作部署,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建政治引领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打造“红色引擎”,激活企业发展...
中化新网讯 “报告班长,东区防汛池雨水提升泵出口压力0.15MPa,电流稳定;雨水池液位1.3米,较昨日上涨0.2米,未超警戒线!”7月29日清晨急雨过后,华北石化公司公用工程部党员突击队队长、运行二...
7月28日8时,吉林石化乙烯厂转型升级项目4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装置第一反应器注入催化剂,10时28分,装置第一反应器引入乙烯开车,7月29日18时40分,顺利打通全流程,挤压造粒机组产出聚乙烯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