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昕:炭黑装置的“守护者”

  2024年4月,中化泉州石化7万吨/年石化渣油生产高性能炭黑工业示范项目成功投产并产出合格产品。该项目以催化油浆和乙烯焦油为原料生产多种高附加值炭黑产品,开辟了中国炭黑行业全新的原料路线。日前,该炭黑装置经理葛昕荣获“中国中化2024年度优秀个人”称号。

  敢挑重担 组建团队

  2022年11月,炭黑示范项目开工建设,公司任命葛昕为项目牵头人,全面统筹推进相关工作。

  接到任命后,葛昕便着手组建团队。随着招聘工作推进,第一个难题横亘眼前——按公司用人计划,炭黑装置生产人员需以内部招聘为主,但公司内部却无人具备炭黑装置操作经验。

  “没有经验不怕,后期能通过学习补上,先把人手凑齐。”招聘过程中,面对经验空白与人手紧缺的双重挑战,葛昕一次次调整团队组建预期,经过4个月的筛选与调配,一支26人的炭黑装置生产团队初步成型。此后,葛昕大胆起用校招新人,8名应届毕业大学生加入,团队最终扩充至34人。至此,炭黑示范项目团队的组建工作基本完成。

  稳扎稳打 创新破局

  炭黑示范项目作为国内首套以石油基为原料生产炭黑的装置,无先例可循。作为项目唯一的工艺工程师,葛昕面临的难题很多。装置进入试生产准备阶段后,葛昕一头扎进项目里,分秒必争地研究解决难题,稳扎稳打,逐步推进项目建设和投产各项工作。

  项目设计数据不全,葛昕就组织团队讨论,结合设计院思路反复推演,在三个月内高效编制出岗位操作法、工艺技术规程、首次开工方案等关键文件总计近1700页。当人手紧缺时,他及时调整队伍工作模式,变“四班两倒”为“三班两倒”,协调出一个班组的力量补足缺口。当工期紧张时,他果断决策让团队提前介入现场,流程学习、三查四定、问题整改与施工建设同步进行,极大缩短开工准备周期。

  面对装置无开工和生产经验的困难,他创新提出预想、预演、预判、预练的“四预工作法”,开展开工演练和桌面推演,使得开工的每个细节都得以提前谋划和充分准备;2024年4月10日,炭黑示范项目一次投料开车成功,比计划提前两天,2024年6月,3条生产线全面投产运行并产出合格产品,创造“中交即投产,投产即合格”的纪录。

  精益求精 持续优化

  装置投产后,葛昕开始思考新的问题——如何优化装置运行?他带着团队再次投入优化运行的新战役。

  由于设计数据与实际工况存在较大偏差,结合现场实际优化各项技术参数便成为首要的攻坚任务,其中原料罐数量与实际需求的偏差是最棘手的问题。为了攻克这一难题,葛昕带领团队投身于原料配比优化的创新攻坚中,反复试验不同组合方案,大胆调整参数,最终通过精准配比实现一套原料同时稳定供给两条生产线,并稳定产出合格产品,化解了原料罐短缺的困境。

  随着装置运行,三号线风送袋滤器频繁堵塞的问题又暴露出来,必须靠操作人员敲击管线疏通,稍有停滞就可能导致全线停工。葛昕迅速组织团队对接设计院优化设计方案并实施,使这一顽疾终被根治。

  该项目自开工投产以来,葛昕带领团队累计开展技术改造183项,攻克检修难题170余项,高效处置生产波动30余次。


相关推荐

国内首个电气装备多因子耦合真实海洋环境试验平台投运

中化新网讯 8月22日,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东福研究院)、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建设的多因子耦合真实海洋环...

2025-08-26     中化新网

重稠油污水30秒“一键分离”

  重稠油污水是困扰炼油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长沙华时捷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基于低压高频脉磁电场的重稠油污水电化学除油技术,通过改变油水界面张力实现快速破乳,“强行拆散”油和水,实现重稠油污水...

2025-08-25     中国化工报

膜行业首个强制性国标将制定

  日前,国家标准委下达18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中国膜工业协会参与申报的《膜生物反应器组器能效水效限定值及等级》位列其中,这是我国膜行业首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将填补膜生物反应器(MBR)产品能效...

2025-08-25     中国化工报

中化西南院甲醇合成催化剂媲美进口 顺利通过性能标定

  近日,中化西南化工研究设计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XNC-98-5大型甲醇合成催化剂在国家能源集团183万吨/年大型甲醇装置上使用近3年后,顺利通过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现场性能标定。

2025-08-25     中国化工报

克石化丙烷脱沥青装置投产

  8月19日,在克拉玛依石化公司一号集中控制室内,新建50万吨/年丙烷脱沥青装置内操正全神贯注地盯着DCS画面和关键参数。该装置当日加工量已达1000吨,生产运行平稳,目前产能还在持续调整中。

2025-08-25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