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瑜,兰州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席,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稀土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甘肃省有色金属化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在西北教育热土上深耕二十五载,以满腔热忱和不懈奋斗,以出色的教学能力、卓越的学术成就和杰出的社会贡献,勇于担当,敢于挑战,践行立德树人使命,描绘了一幅关于拼搏和梦想、奋斗和出彩的女性画卷,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示范引领 倾心育人
唐瑜,作为兰州大学无机化学教工党支部书记,2020年入选全国高校第二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甘肃省当年唯一入选)。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双带头人”的深刻内涵。在创新工作方法、创建平台载体、创立典型示范、发挥教师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工作的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创新能力,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示范引领。2024年,入选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充分发挥高校“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党建联建、提供教育服务、推动科技赋能,深化实践育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
唐瑜,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以“四有好老师”标准要求自己。她担任兰州大学理科学术分委员会委员、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副主席、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及无机化学课程组组长。多年来,她坚持一线教学,教学态度严谨,教学内容先进,教学方法新颖,深受学生喜爱。承担了本科生《无机化学》、研究生《化学前沿讲座》、《稀土元素化学》、《稀土化学前沿》等多层次课程的教学任务。参与编写了《基础无机化学》、《现代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配位化学》等重要教材。坚持科研育人,将科研成果、科学前沿融入教学,采用启发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及创新型等特点,构建了创新型化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为国家输送了高质量化学创新人才。荣获甘肃省首届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奖、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兰州大学“国华杰出人才奖”、隆基教学名师奖、“十佳导学团队”、“我最喜爱的十大教师”等奖励。同时,她注重知识共享和传播,将自身的教学实践与知识经验进行总结并传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组织集体备课,带领青年教师成长,培养教学团队。她主讲的《无机化学》课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甘肃省高等学校省级线下一流课程。带领的无机化学教学团队获兰州大学“隆基教学创新奖”,作为第一完成人的研究生培养成果获兰州大学教学成果奖(研究生)一等奖。
潜心科研 追求卓越
唐瑜长期致力于稀土配位化学及功能材料研究。在新型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以及超分子功能配合物等研究领域取得突出科研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影响力。围绕如何在分子水平调控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功能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建立了稀土配合物材料功能调控策略,实现了多维度光学信息存储和智能生物探针构筑,并将其应用于稀土光电材料、生物探针以及催化和能源材料等特色研究领域中,实现了稀土配合物材料创制及功能调控。近五年,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教育部引智基地项目、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和企业合作项目等研究课题20余项。获批经费超6500万元。在Natl. Sci. Rev.、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CCS Chem.、Adv. Mater.、ACS Nano、Energy Environ. Sci.等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23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件。作为第一完成人获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化学会首届“利华益”化学创新奖等多个奖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主题、邀请报告40余次,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学术思想。
她积极践行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发展理念,深化稀土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探索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为产业化应用奠定坚实基础。构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项目合作、共建实验室、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等形式,拓展与稀土、化工等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交流,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将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拓展,推动稀土资源的高值化应用研究。中榜中国稀土、中金岭南等多个企业的“揭榜挂帅”项目,攻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加快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促进稀土资源的高值化利用,赋能稀土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为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开辟了重要实践平台。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和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她以其卓越的科研成果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她的事迹被《人民日报》、《甘肃日报》、《中国有色金属报》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
勇于担当 创新发展
唐瑜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化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稀土分会副会长、中国稀土学会理事、中国晶体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无机学科委员会、女化学工作者委员会和科普委员会委员、ACS期刊Inorganic Chemistry副主编、Aggregate顾问编委、Inorg.Chem.Front.、《中国稀土学报》(中、英文版)、《无机化学学报》和《结构化学》编委等重要学术职务,为中国化学学科的发展和国际学术交流做出贡献。她本人及团队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会议中展示团队科研成果,与美国、德国、法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及地区的杰出化学家建立了沟通与交流。
她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的理念,结合学校特色优势,强化学科交叉,凝练学科方向,在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学位点建设、推进本硕博贯通一体化培养进程、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一流学科建设等重要工作中,勇担使命,为兰州大学化学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持续推进与北方稀土共建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提升校企合作深度与广度。建设稀土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甘肃省有色金属化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开展稀土及有色金属应用基础研究,打造高水平创新科研平台。作为会议执行主席组织承办了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2021年中西部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稀土化学之基础、功能与应用战略研讨会、化学与材料前沿交叉论坛等学术会议10余次,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助力学科创新发展。
发挥专业特长,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帮助企业建设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企业储备专业技术力量。先后组织为中国稀土、北方稀土、中核集团、中盐化工等大型企业培训、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累计600余人。多次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唐瑜现兼任中国化学会女化学工作者委员会委员,2022、2023、2024年组织IUPAC女化学家早餐会、女化学家论坛等活动,为女性化学工作者搭建舞台,促进女性在化学科技领域的成长与信心,激发她们的创新潜力和职业发展动力,努力助力女性科学家的成长。2023年入选甘肃省巾帼科技智库专家。
4月27日,海南自贸港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污水处理赛项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污水处理赛项海南省选拔赛在海南洋浦圆满落幕。
4月25日,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以下简称:中南林科大)获悉,首届全国大学生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竞赛决赛近日在北京圆满落幕。
4月25日,由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主办的“控肥增效、磷聚未来”——第32届中国磷复肥行业年会在湖北宜昌召开。会议汇聚了行业权威专家、领军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代表,共同探讨磷复肥行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4月25日清晨,拧开自家水龙头,清澈的水流就汩汩而出,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回坑村陈模贵脸上乐开了花,“现在的水透亮又干净,连做饭都更香了!”
“各单位、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以焦化厂现场打造为榜样,上下一心,齐心协力,高标准打造现场环境,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持续维护好环保A级企业的荣誉。”4月26日,集团总裁张天福带领中高层管理人员及农业...
为进一步提升施工管理效能,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近日,中国化学赛鼎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恩利深入公司施工管理部,开展调研交流授课,为施工管理工作把脉定向、赋能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