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8月29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深圳经济特区促进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发展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聚焦深圳合成生物产业发展痛点难点问题,从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成果转化、加速产品入市、优化产业服务、强化保障支持等方面作出规定。
《规定》明确,持续推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部市联动项目,支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等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建立合成生物产业全链条服务支撑体系,为合成生物企业提供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化落地等全流程服务。
对于产品审评审批周期长、应用推广进程相对迟缓等长期困扰合成生物产业发展的痛点,《规定》提出多项举措:一方面,探索审评机构和技术机构培育新模式;另一方面,促进合成生物产品的推广。《规定》明确深圳市工信部门会同市科创部门编制合成生物创新产品首购目录,市财政部门依法推进相关产品依法便利化采购,推动增加合成生物产品的市场需求。
《规定》进一步强化了产业发展的要素保障支持,明确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撬动金融机构、社会资本等加大对合成生物初创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降低合成生物初创企业融资成本。同时,推进合成生物领域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技术审查和行政审批分离,持续优化审批条件、审批流程。
据统计,近3年全国新增的合成生物企业中有40%集聚在深圳。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项创新立法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也为破解深圳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堵点,持续巩固扩大产业发展优势提供了法治保障。
在8月30日至9月1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上,国内外4000多件(套)新材料领域创新产品和应用场景集中亮相,覆盖百姓“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引得观众纷纷驻足。
8月26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联合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发展规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7年,全省新能源产业链营业收入超过5000亿元,力争...
8月25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对外公示《浙江省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5年版)》(以下简称《目录》),公示时间为2025年8月25日—8月29日。
8月28日,国家电投集团四川攀枝花100兆瓦/500兆瓦时全钒液流储能电站一期项目正式并网。这是西南地区容量最大的全钒液流储能电站,也是四川省首个并网的全钒液流储能项目,放电5小时可满足200户家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