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随着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产品各项指标达到预设要求,国家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 合肥普力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的安徽普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项目(一期)投料试车成功,填补国内二氧化碳资源化和碳中和相关产业的空白。
安徽普碳年产30万吨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占地面积约500亩,项目分两期建设。项目建成达产后,可有效固定二氧化碳约18万吨,预计年销售收入约75亿元,年税收约3亿元,预计增加就业400人。其中,项目一期工程占地面积150亩,投资约6亿元,建设年产5万吨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生产装置及配套工程,每年可有效固定二氧化碳约2.63万吨,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基多元醇装置.目前装置正式进入调试阶段,预计将于2025年一季度实现投产。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15亿元,年税收约0.6亿元,预计增加就业150人。
普力材料董事长毛红兵介绍说,普力材料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政策,以前瞻视野布局二氧化碳基多元醇技术路线及业务板块,以二氧化碳高价值利用为核心竞争力,构建高效、高选择性的催化体系,探索催化剂活化、反应以及催化作用机理,实现产物精确调控,实现二氧化碳利用与新材料的融合。企业围绕二氧化碳资源化,着力发展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PCE)、碳酸丙烯酯(PC)、可降解材料(PPC)等二氧化碳基新材料,提供高性能的进口替代产品。相比于传统材料,普力材料生成的二氧化碳基新材料凭借其独特结构和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项目主产物中二氧化碳含量大于30%,拥有较好的耐水性、拉升强度、撕裂强度、耐磨性等性能指标,可替代传统的石油产品生产合成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家装、汽车内饰、服饰、保温、可降解材料、新能源以及电子行业,成为目前聚氨酯产业重点关注的碳中和解决方案和相关技术创新示范项目。
2024年普力材料年产30万吨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项目(一期)入选国家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制备技术”入选安徽省“2024年绿色低碳产品技术及供应商目录”。
普力材料副总经理陈圣岳告诉记者,普力材料高度重视自主知识产权建设,持续投入大量资源,以保障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公司不仅重视基础研究的深耕,还通过加强与高校的合作,推动技术的不断迭代与升级。公司组建了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研发团队,目前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技术创新链条,推动企业持续提升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近日,我国首个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中国石油新疆吉木萨尔页岩油累计产量突破500万吨,为今年顺利完成示范区建设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传出消息,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6家单位申请的7个新有效成分、13个新农药产品登记获批,核发《农药登记证》,核准产品标签。
近日,由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创的以时间序列大模型TPT与通用控制系统(UCS)为核心的工业具身智能方案,在兴发集团旗下湖北兴瑞化工有限公司应用,其化身“数字员工”全面接管复杂的氯碱生产流程,实现...
当前,全球纯碱行业处于绿色转型、技术迭代、格局重构的关键期,我国纯碱企业应密切关注政策导向,提前制定应对策略,通过优化生产负荷、调整产品结构、拓展新兴市场等措施培育新增长点,打造健康的市场生态与开...
10月16日,第二届上海化工行业劳动技能竞赛隆重开幕,并同步启动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决赛。化工区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区工会主席曲峥出席并宣布竞赛开幕,市总工会基层工作部部长曹宏亮、上海市化工行业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