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0月25日上午,常州一步干燥设备有限公司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与大连理工大学江苏研究院签订共建联合创新中心协议。

图为中国农业大学领军教授肖红伟,江南大学教授、国际干燥科学与技术研究会理事长张慜与一步干燥代表潘文锋、查文龙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产学研合作则是创新的重要途径。根据协议,一步干燥与中国农大合作内容与方式为联合技术攻关与平台共建。
一是共建研发中心。校方提供理论支撑与科研团队,企业投入场地、设备及工程技术力量,聚焦农产品低碳干燥技术研发,包括预处理工艺优化、能效提升技术等;热敏性物料干燥装备创新,适配生物医药、特色农产品等场景需求等方向开展研究。
二是成果转化与产业服务。建立“成果转化直通车”机制,一方面,校方将实验室前沿技术(如冷等离子体预处理、热泵阶段降湿等)与企业生产场景对接,由企业负责技术中试、工业化放大及市场推广;另一方面校方为一步干燥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包括生产线优化、工艺升级等;企业为校方提供技术验证场景与产业化反馈,协助完善技术方案。
三是人才联合培养与交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企业每年接收校方相关专业学生实习实训,配备企业导师指导实践操作;校方为企业员工提供专项技术培训与学历提升通道。实行“双导师”培养制度,联合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选题聚焦产业实际需求;定期举办学术沙龙、技术研讨会,促进人才双向交流。
根据一步干燥与江南大学达成的协议,以国家农业绿色转型、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为导向,立足企业干燥装备制造核心业务与校方科研、人才优势,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破解干燥行业高效低碳、品质可控、装备智能化等关键难题,共同推动干燥技术与装备升级,实现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合作内容与实施方式为联合技术攻关与平台共建。双方将共同成立“常州一步—江南大学联合干燥技术研发中心”,平台设在企业生产基地(配套校方科研实验所需基础设备),同时依托校方实验室开展基础研究。
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服务方面,校方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技术咨询,定期(每季度不少于1次)派驻专家团队到企业生产现场,针对生产线优化、设备工艺升级、客户定制化需求解决方案等提供技术支持。

图为大连理工江苏研究院院长贾永涛与一步干燥总经理查文浩,共同为“联合创新中心”揭牌。
大连理工大学江苏研究院作为该校在长三角地区的重要成果转化与技术服务平台,聚焦智能装备、精密制造、绿色化工等领域,拥有249项专利技术储备,在干燥装备智能化控制、低碳工艺优化、新能源材料加工技术研发及工程化落地方面具备雄厚科研实力与丰富产业服务经验,为创新中心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行业资源支持。一步干燥可为创新中心提供场地、资金与工程落地保障。
根据协议,校企双方共同组建“常州一步干燥—大连理工江苏研究院联合创新中心”,作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核心载体,旨在整合双方优势资源,聚焦干燥行业高效低碳、智能升级、跨领域适配(如新能源材料干燥)等关键技术瓶颈,开展前沿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技术人才培养,打造国内领先的干燥技术创新高地与产业化示范平台。
11月12日-14日,《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联合彬州市人民政府在西安举办“2025年高分子材料产融大会暨化工产业金融智库第五次年会特开设分论坛聚醚醚酮(PEEK)产业链发展交流会。
2025年10月31日,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宋宝安院士团队的博士生李娇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PlantCommunications》(CellPress旗下,中科院一区TO.....
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在酸性膜电极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领域取得新进展。科研团队提出采用多孔膜替代离子交换膜,在酸性条件下实现了高选择性、长稳定性的电催化二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10月29日,云鼎科技推出历时2年研发的“云鼎伏羲化工大模型”。该模型深度融合化工工艺机理、专家经验、设备及质量数据开展融合训练,成功打通从技术突破到产业价值的“最后一公里”,让工业AI成为工厂自主运...
10月26日至28日,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在福建泉州晋江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赛。经过三天赛事的激烈角逐和比拼,由湖北茂盛生物有限公司出题发榜、武汉大学博士后团队提供解决方案的“退化农田生态修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