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在焦作温县黄河穿越段晨露未晞的滩涂,中国石化中原油建公司洛阳—新郑航煤管道厂外项目二标段安全总监姜友雷的反光背心,与远处泛着银绿波光的芦苇荡形成鲜明对比。
作为横跨黄河主河槽的能源“生命线”,管道北岸温县段的芦苇荡是白鹭、苍鹭的天然栖息地,南岸巩义段的紫穗槐丘陵则肩负防风固沙重任。在这片生态敏感区,定向钻技术虽能最小化地表扰动,却让施工泥浆处置成为“生态必答题”。
“首罐泥浆含沙量达35%,远超4%的安全阈值。”姜友雷讲起了那段与泥浆“较劲”的日子。“我们在现场搭起实验室,为确保定向钻泥浆性能最优,实验室团队对含沙量控制展开了系统性分析,通过现场泥浆的标准化采样,使用含沙量测定设备,对样本进行精确测量,获取初始数据。面对含沙量波动的难题,团队深度分析数据,追溯源头,在实验台进行小规模泥浆配方调整与模拟测试,精准调控固控设备参数和化学处理剂的添加策略。每一次调整后都进行严格的含沙量复测,经过多轮次的‘测量—分析—优化—验证’循环,终于将含沙量稳定控制在4%以下。”而自主研发的泥浆净化回收装置采用多级振动筛、除砂器等设备协同作业,分级处理钻屑,实现了90%泥浆循环利用,既避免污染又节约成本。
“为践行绿色施工理念,我们率先引进了最新的JDZ1000型电驱动钻机。”姜友雷介绍,经实测对比,与同吨位液压钻机相比,可节能40%至50%;能量转换效率比液压钻机高出15%;与传统柴油机相比,这种电驱动钻机能降低碳排放25%,电驱钻机噪音低,野外10米噪音不超70分贝,可适应城市夜间施工的要求,既有效降低了周边环境噪声污染,又大幅改善了现场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条件。
电驱动钻机是在原有液压钻机基础上进行创新改进的一款水平定向钻机,既可节约能源、提高效率,又可实现全自动智能控制且对环境无污染。同时,还可减少现场施工人员,节约用工成本,降低人员劳动强度。现场还配备了电驱泥浆泵,该泵结构紧凑、体积小、可实现无级调速、可进行参数设置、可由导向员在控向室内操作;在有网络的情况下,可实现远程更改程序、远程处理故障;可实现在手机上监控现场施工数据。
7月28日,记者在生态环境部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生态环境部联合相关部门发布了《重大生态破坏事件判定规程(试行)》,填补了重大生态破坏事件判定长期以来的标准空白,为生态保护监管和维护生态安全提供了...
在7月28日举行的生态环境部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就如何实现“有效执法监管”与“减少对企业干扰”两者的平衡回答记者提问。
在乌鲁木齐甘泉堡工业区,兖矿新疆煤化工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煤炭正经历一场“绿色”蜕变——通过多喷嘴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原料煤被高效转化为甲醇、尿素等清洁产品,气化残渣则全部回收用于建材原料。
7月21日,上海市节能减排优秀案例(第三批)评选结果揭晓。上海久宙化学品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零气耗吸干机专用高性能吸附剂”凭借其在推动产业低碳化、绿色化转型中的突出贡献成功入选,获得行业高度认可。
为实现入海排污口“全覆盖、差异化、全过程”监管,7月25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山东省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下称《细则》),将于9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