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钻探伊拉克米桑施工首用新工艺刷新高压固井纪录
7月7日,从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第二固井公司获悉,近日,渤海钻探第二固井公司在伊拉克米桑油田FQCS-105井施工中,成功应用正注反挤固井工艺,克服极端复杂地质条件挑战,圆满完成244.5毫米技术套管固井作业。经声幅检测,该井全井段固井质量合格率达100%,优质率创区块新高,一举刷新米桑油田高压盐膏层固井质量纪录。
这个公司始终秉持“以甲方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伊拉克FQCS-105井所在区块地质条件异常复杂,地层承压能力低、水层活跃、漏失风险叠加,导致固井安全窗口极其狭窄,对水泥浆性能和施工组织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常规工艺难以满足甲方对固井质量和长期井筒完整性的严苛标准。
面对挑战,这个公司施工团队深入分析地质风险,以保障项目安全和效益为核心目标,利用专业固井软件反复模拟推演,经多轮联合技术研讨,最终为甲方定制了正注反挤工艺解决方案。同时,为彻底解决盐膏层对水泥石强度的侵蚀难题,针对性地开展了12组水泥浆配方试验,成功研发出高性能抗盐高密度水泥浆体系,水泥石早期强度显著提升15%,为甲方后续开发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本次施工对地面协同和过程控制的精确性要求极高。施工前,这个公司深度融入甲方管理体系,严格遵循国际通行的API Q2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将风险管控、设备维保等关键环节细化为18个节点,并主动联合相关协作方开展3轮桌面推演,针对固井期间可能出现的底层漏失、工具失效、设备故障等11类重大风险,制定详尽应急预案,最大限度降低施工风险。作业中,岗位人员全程严密监控水泥浆密度、泵注压力等12项关键参数,实施标准化流程管理,实现了精准控制、无缝衔接的“零等停”高效施工,有力保障了整体作业进度。
此次正注反挤固井工艺的成功应用,不仅高质量攻克了极端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盐膏层固井世界难题,更以过硬的技术服务与精益管理,为甲方贡献了一套成熟可靠、可复制推广的高质量固井解决方案,提升了项目价值,为后续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化工报曲照贵 通讯员曹瑞石磊 李世杰)
渤海钻探第一固井公司 大温差固井技术获突破
7月5日,从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第一固井公司获悉,该公司通过全链条技术攻关,成功研发特色长封固段大温差固井工艺及配套工作液体系,并在国内多油田实现规模化应用,为深井、超深井建设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据悉,该技术通过材料优选、智能模拟与工艺优化,解决了传统固井中漏失风险高、水泥浆“超缓凝”等难题。在华北油田榆108-100X井应用中,面对5378米超长封固段和150摄氏度以上井温差的极端工况,团队依托固井软件模拟优化套管居中度与施工参数,配合自研BH-FEA大温差水泥浆体系,最终实现全井段固井质量优质,创华北油田固井温差最大纪录。
目前,该技术已在华北、冀东、塔里木等油田应用230余井次,显著提升固井质量。这个公司高级专家表示,长封固段大温差技术成功破解了传统固井工艺在3000米以上超长封固段、井底温差超150摄氏度等极端工况下的技术瓶颈,为万米级科学探索井建设提供了关键技术储备,为深层油气资源高效开发注入“强心剂”。
(中国化工报曲照贵 通讯员张峰 杨李博)
渤海钻探井下作业公司 迎“汛”出击保井场安全
7月5日,从中国石油渤海钻探渤海钻探井下作业公司获悉,截至7月3日,华北地区连续两天的大到暴雨让渤海钻探井下作业公司18个井场被淹,进出井场道路受损严重。留54-12、宁72-85、宁72-85等7个井场全部被水淹没。
此轮降雨时间长、短时雨量大,这个公司迅速启动防洪防汛应急预案,雨停后,立即安排专人现场查看汛情,细化重点区域、薄弱环节救援措施。各基层队加强日常巡查和设备监测,组织人员加固修井机基座、井架绷绳、地锚等,对井场电气线路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查看电缆入户位置绝缘保护是否完整,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对于偏远地区的井场,这个公司要求储备每人7天以上的饮用水、食物和必备药品,2只应急手电,每人配备1套救生衣,确保员工生活正常。通过中国石油工程作业智能支持中心24小时监控井场,发现异常立即上报。队干部保持通讯畅通,每天两次上报井上情况、人员状况,所有人员熟知就近救援电话。
按照预字当先、预防为主的防汛要求,这个公司专人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变化,多种渠道发布预警,指导各基层单位科学调度人力、安排生产,最大限度减少天气对生产的影响。根据各基层队实际需要,配备救生艇、潜水泵、水龙带、铁锹、编织袋、钢丝绳、地锚等应急物资,确保关键时刻物资“备得足、调得出、用得上”。
安全教育是确保汛期安全的重要一环,这个公司根据雨季暴雨、大风、雷击等特点,开展雨季生产应知应会及操作规程培训,并结合实际开展防洪涝灾害、防触电雷击、防高温中暑、防污染等事故的安全经验分享,进一步增强员工的雨季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组织驾驶员观看防汛宣传片,学习如何识别雨情、汛情产生的风险,教育驾驶员严禁冒险行驶、盲目通过被雨水覆盖的道路、河道、塌陷路面。(中国化工报曲照贵 通讯员李艳)
近日,巴陵石化己内酰胺部肟化装置停运1套引进装置,仍保证生产负荷达到以前3套装置的运行水平,并完成高负荷状态运行的技术标定。此举表明国内单套氨肟化工艺装置实现产能技术突破。
上海石化通过两次工业化试生产,近日,高密度聚乙烯专用料黑料实现技术突破,达到国内800毫米以上大口径燃气管道制造的性能要求,为大口径管道专用料以国代进提供了可能。
为使工业结构更趋高效合理,新疆石河子天业集团公司根据其产业现状,自主开发产业链中的空缺项目,成功实现多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并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突破。公司不断完善产业链、产品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