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化行业建立碳排放预警管控机制、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
中化新网讯 8月18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郑州市落实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十五五”时期和碳达峰后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并提出将碳排放评价有关要求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在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建立碳排放预警管控机制等举措。
《方案》明确提出两个阶段发展目标:“十五五”时期,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能力持续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全面开展等;碳达峰后,实施以总量控制为主、强度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落实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和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推动碳排放总量稳中有降。
有业界专家表示,从“十五五”到碳达峰后碳管理主要指标的变化,意味着碳管理将从相对减排转向绝对减排。“十五五“”期间,碳排放管理重在效率提升,总量可以微增;碳达峰之后,随着碳排放总额度每年缩减,排放配额的竞争或将加剧,高耗能企业应尽早评估并规划节能降碳技术路线,如能效提升、能源替代、工艺改进等。
围绕建立健全碳排放规划计划、统计核算、目标分解、预算管理及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园区零碳化、治理数智化等方面,《方案》提出10项重点任务。
值得关注的是,《方案》提出,在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建立碳排放预警管控机制。通过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探索建立数据共享和联合监管机制,摸清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底数及减排潜力,常态化开展碳排放形势分析监测,对碳排放增长较快的行业领域进行预警,并视情采取新上项目从严把关、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从严管理等措施。
与此同时,《方案》还提出,将碳排放评价有关要求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对项目用能和碳排放情况开展综合评价。将温室气体排放管控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对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排放水平进行预测和评价,在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强化减污降碳协同控制。
郑州还将建立零碳园区梯队培养机制。根据《方案》,郑州将遴选基础较好、意愿较强、潜力较大的园区开展示范,聚焦能效水平标杆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能源供给零碳化、基础设施绿色化、资源利用循环化、运营管理数智化等方面,以绿色工厂培育为基础,以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和绿色设计产品培育为支撑,同步推进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虚拟电厂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培育壮大绿色低碳管理服务机构,逐步构建零碳园区梯队培养体系。
“少排一克污染物,就是为装置‘减负担’,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攒后劲’。”10月11日,广东石化炼油四部经理、党委书记粟维清在芳烃联合装置巡检现场时说出的一句话,道出了广东石化人对环保的执着。
10月15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下称国合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
日前,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重庆市司法局等联合印发《重庆市生态环境损害简易鉴定评估程序规定》(下称《新规》),并将于10月18日正式施行。
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普讲解总决赛在乌鲁木齐落幕。经过多轮激烈角逐,新疆天业汇合新材料有限公司参赛作品《煤小炭的绿色逆袭案》,夺得特等奖。
近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分布式光伏项目发电量达120.24万千瓦时,标志着该气矿在光伏项目设计、建设与运维全流程管理日趋成熟高效。
今年以来,山东能源集团国际焦化积极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秉承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工艺优化、节能增效、质量提升、环保攻坚为突破口,以智能化为翼赋能创新,以精细化为刃破解难题,为企业擘画生态与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