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艘生物氢能船试航

生物乙醇重整制氢“现制现用”

中化新网讯 近日,“大霸・醇氢动力壹号”船舶在桂林漓江顺利完成试航任务,这是全球首艘采用“生物乙醇重整在线制氢技术”的船舶。这一突破标志着非粮生物质能源技术转化应用取得重大成果,也为船舶工业迈向绿色低碳提供了新路径。

“大霸·醇氢动力壹号”由武汉理工大学、广西科学院、中国氢能产业控股有限公司、大霸动力(广西)有限公司及桂林五洲公司旗下的桂林翼驰船舶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该船舶创新性采用“纯电+醇氢增程器”动力模式,其核心竞争力源于自主研发的“生物乙醇重整在线制氢技术”。

据介绍,这项技术能通过催化反应,把生物乙醇实时转化为氢混燃气,直接供给内燃机燃烧产生动力。这种“现制现用”的模式,省去了氢能储存、运输和加注等环节,降低了氢能综合利用成本,真正做到“用氢不见氢,可靠便捷低成本”。此外,重整产生的氢能燃烧效率比乙醇本身更高,可替代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且燃烧尾气主要是水蒸气,实现了能源利用全链条的低碳清洁。

“生物乙醇重整在线制氢技术”首席科学家、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游伏兵教授指出,生物氢能是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0年起,科研团队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将非贵金属催化剂与专用重整器等关键装备深度结合,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乙醇高效在线重整制氢技术的产业化突破。这一技术能快速转化为“绿氢”生产力,既符合“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战略要求,又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游伏兵表示,目前“生物乙醇重整在线制氢技术”已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应用潜力,能适配船舶、汽车等交通工具及发电储能场景。值得一提的是,该技术与广西科学院非粮生物质能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研发的“非粮生物质原料低成本制乙醇技术”深度协同,构建起了从原料制备到氢能应用的全产业链闭环。这一创新体系将使氢能产业实现自主可控,还有望为全球能源变革及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中国方案”。

相关推荐

华电新能登陆上交所

7月16日,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电新能”)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中国石化资本作为战略配售投资者入股华电新能。

2025-07-29     中国化工报

甘肃电网新型储能装机突破600万千瓦

截至6月底,甘肃电网新型储能装机突破600万千瓦,达到606.93万千瓦/1403.3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65.64%,装机规模位居全国第五。

2025-07-29     中国化工报

首个电力储能用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立项

近日,由我国提出的《电力储能用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提案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功立项。该提案由中国华能西安热工研究院专家牵头,是全球首个应用于电力储能领域的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

2025-07-29     中国化工报

中化泉州石化MGO销量稳中有增

上半年,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开发的船用馏分型燃料油(MGO)销售量达到6万吨,保持稳中有增态势。

2025-07-29     中国化工报

“分子炼油技术丛书”正式发布

7月15日,在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上,由中国石油集团科技管理部牵头、炼油化工和新材料分公司指导、石油工业出版社组织出版的“分子炼油技术丛书”(简称“丛书”)正式发布。

2025-07-29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