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直面深度调整期

近来,“反内卷”信号不断,深受“内卷”困扰的光伏产业积极响应,动作频频。在日前举行的“光伏行业2025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专家指出,尽管今年上半年光伏应用装机与累计装机均创下新高,但产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制造端大幅下降趋势明显。未来一段时间内最重要的工作仍是治理“内卷”,确保行业回到健康发展轨道。

装机创下“双新高”制造端大幅下降趋势明显

从2025年上半年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光伏产业仍有“朝气”。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桂小阳介绍说,2025年上半年,我国光伏行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装机规模上,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2.13亿千瓦,累计装机规模历史性突破10亿千瓦达到10.99亿千瓦,占全国总发电装机的30%以上;发电量上,上半年全国光伏累计发电量56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超过12%,绿色电力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技术上,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等各环节的产量和技术水平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谈道:“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行业制造端总体呈现大幅下降趋势,亮点是应用装机与累计装机均创下新高,具有里程碑意义。”

但“大幅下降”的趋势也无法回避。此前,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年度报告中指出,2024年光伏行业各环节产品价格较年初均较大幅度下滑,多晶硅、硅片、电池片降幅分别达到40%、50%、40%。随着光伏产业链价格快速下跌,企业盈利空间遭受严重挤压,部分中小企业宣告破产。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二级巡视员吴国纲指出,目前行业伴随周期性波动,正处于新一轮深度调整期。商道咨询合伙人、零碳倡议项目首席顾问曹原认为,目前光伏行业应着力打破“需求压制”的问题,发展不均、大量人口电力获取不足仍是重要挑战。

“反内卷”在路上 多方携手克时艰

如何直面挑战,平稳度过“深度调整期”?多位专家认为,需要多方协同发力,调整产业结构,共塑良好生态。

“全球电力市场继续在发展、在扩大的趋势没有改变。未来,中国电力市场相比于世界平均水平更为乐观。”王勃华分析说,未来最重要的工作是治理“内卷”,使光伏行业尽早回归正常的健康发展轨道。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表示,要破除“内卷”,一是要从竞争到竞合,加强行业自律;二是要从分散到联合,提高行业集中度;三是要从去产量到去产能,标本兼治;四是要从量本利到价本利,提高定价水平;五是要从红海到蓝海,用创新“四化”来增加价值。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高级工程师张金霞认为,要优化光伏产业结构,推动形成高效协同、动态平衡的光伏产业生态;促进光伏技术的创新发展,形成差异化的竞争格局。而在下游,要增强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建设,提升新型电力系统消纳水平和运行稳定性。

曹原则希望,在“十五五”期间持续推动再电气化与绿电扩张,驱动加速脱碳。“国家和地方已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绿色并购融资,希望转型金融与并购融资未来能够助力产业产能整合升级,助力企业出海。”他说。

“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就是高质量的利用,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源、网、荷、储、市场、政策等协同发力。”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研究所教授级高工时智勇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于2025年1月1日正式施行,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市场配置能源资源的基本制度、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绿证制度等均写入了法律,对未来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规模化发展前景未改 发掘潜在市场机会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更加积极主动作为,协力破解行业发展的问题,同时持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桂小阳说。

会上专家普遍对光伏产业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当前,全球能源结构正在经历着较大的变化,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光伏发电目前仍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替代能源。”张金霞说,“ 无论是从全球还是中国自身的发展来看,光伏的规模化发展已经成为既定的事实和战略方向,这对产业、技术创新、电力系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标普全球清洁能源技术光伏首席分析师胡丹指出,中国光伏市场的需求趋于平稳将导致全球光伏装机增长率放缓,2025年我国光储装机仍将继续保持全球领先,但2026年海外市场需求小幅攀升无法弥补中国市场需求的下降。但她指出,从长远看,我国仍是未来新能源装机的核心且最大市场,从系统性价比上看中国产品有优势,头部光伏市场面临增长放缓,而新的市场机会则分散在各个区域。

“城市更新为光电建筑从业者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未来也将成为光伏产业新增的市场亮点。”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光电建筑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赵永红说。

吴国纲表示,未来工信部电子司将聚焦三方面发力:一是规范行业发展,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二是强化标准引领和知识产权保护,助力产业技术创新;三是持续深化国际合作,巩固全球竞争优势。他谈道:“也希望行业协会继续发挥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合理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

相关推荐

国际能源署:今明两年全球石油供应增速远超需求

国际能源署13日发布报告,预计2025年和2026年全球石油供应增速将远超需求增速,可能导致市场进一步失衡。报告说,由于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中的8个主要产油国决定9月再度增产,预计2025年全球石....

2025-08-14     中化新网

上市公司加码布局新材料赛道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密集发布投资、并购公告,推动新材料行业热度持续攀升。

2025-08-12     中国化工报

“中国好技术”新材料项目评审将启动

8月7日,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发布通知,将于8月28日至29日召开“中国好技术”新材料领域项目评审会。

2025-08-12     中国化工报

四川优化新型储能调用

近日,国网四川公司下发《四川电网直调并网主体涉网技术监督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2025-08-12     中国化工报

国产特种石墨密度纪录刷新

8月1日,巴中意科碳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意科碳素”)在四川成都举行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HY、HK、HZ三大系列高端特种石墨材料。

2025-08-12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