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香自创新来——记全国劳动模范、昊华宇航聚氯乙烯分厂技术员崔二梅

  她本可以在事业单位工作,却偏偏选择了氯碱企业;她长年一身工作服,奔波在聚氯乙烯装置的各个岗位上;以她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累计申报并获授权16项国家专利,完成创新和攻关项目73项,实现成果转化22项,解决企业生产难题53个。

  她就是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聚氯乙烯分厂技术员崔二梅,一位从生产一线成长起来的创新创效技术专家。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她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ImageFetcher (1).jpg

崔二梅在现场检查生产情况。 (韩新锦 摄)

  磨练本领 撰写多篇技术论文

  2002年,20岁的崔二梅大学毕业后入职昊华宇航。

  “不怕大家笑话,第一次夜班巡检时,我甚至连操作记录都不敢写。为了尽快上手,我和一线岗位老师傅们吃住在一起,工作在一起,遇到不懂的就随时请教,立志要把设备摸透、技术吃透。”崔二梅说。

  历经3个多月,她终于能够把自己所学和实际生产有机融合在一起。

  2003年,昊华宇航实施扩产扩建,崔二梅被分配到年产8万吨烧碱、8万吨聚氯乙烯生产装置氯乙烯单体(VCM)工段担任技术员。为了摸透设备,崔二梅每天早上7点前准时到达岗位,开始调阅分散控制系统(DCS)曲线、查看操作记录、检查设备运行情况。为了熟记设备管道,她钻过地沟、爬过大罐、走过管线。炎热的夏季,汗水顺着安全帽的边缘流下,蜇得眼睛生疼,但她依然仔细查看每台设备、每个阀门、每根管道。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绘制VCM工段生产系统图,为技术培训、工艺改造、设备检修提供重要参考。

  付出终有回报。通过刻苦钻研和不断总结,崔二梅先后撰写了《低汞触媒在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中的试用效果》《聚氯乙烯生产中清净废次氯酸钠回用于烧碱一次盐水》等多篇论文,并在全国聚氯乙烯技术年会、环保年会上交流发布。

  致力攻关 年创效益1000万元

  按照国家对电石法聚氯乙烯单位产品用汞量设定的标准,昊华宇航的汞消耗还有一定差距。为此,崔二梅牵头实施降低触媒消耗攻关,通过改造酸雾过滤器滤芯、调整氯化氢纯度、增加转化分析频次等一系列措施,聚氯乙烯触媒消耗最终控制为每吨0.85千克,达到目前同行业领先水平,年创造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

  针对湿式乙炔发生器外排化学需氧量(COD)的行业难题,崔二梅牵头完成了“发生器密闭自动排渣技术”改造,并获得发明专利,实现了排渣全自动化,每年额外减少乙炔气体外排量97848立方米,节省电石约349吨。她带领团队研究的“转化余热利用课题”,完成了系统余热利用工艺提升,为企业增效400.8万元。

  投身技改 提高产量7000吨

  聚氯乙烯是昊华宇航的主导产品,最大限度提升装置产能是创造经济效益的关键路径。2009年,该公司采用的是当时国内外先进的108立方米聚合釜及聚氯乙烯生产成套工艺技术。技术成熟、运行稳定,似乎没有提升空间了。

  2018年9月的一天,崔二梅在一次技术例会上提出了对108立方米釜引发剂入釜程序实施改造的想法。一经提出,现场就“炸了锅”。参会技术人员认为,如果实施改造,各项指标都将重新确定,还要重新培训职工,而一旦改造失败,则可能影响到企业全年经济指标的完成。

  对此,崔二梅认为,聚合釜原理都是相通的。于是,她反复查资料、进行风险辨识、跟行业内有经验的专家请教,仅模拟试验就反反复复地进行了1周。经过反复论证,昊华宇航最终批复同意了她的立项报告。

  2021年7月15日,经过7个多月的拼搏,崔二梅带领她的团队成功完成了108立方米聚合釜引发剂入釜程序改造项目,每釜入釜时间缩短了11分钟,每年提高聚氯乙烯产量7000余吨,年创造经济效益400余万元。

  


相关推荐

摩托车司机车祸受伤 加能站长暖心救援

7月9日傍晚,中石化湖北宜都过路滩加能站出口处发生惊险一幕:一辆摩托车与半挂车意外碰撞,摩托车主伤势严重,情况万分紧急。

2025-07-10     湖北石油和化工新闻

石化四建第一工程公司举办“质领未来,青年当先”主题演讲

7月8日,石化四建第一工程公司北方华锦项目举办“质领未来,青年当先”主题演讲活动。

2025-07-10     天津石油化工新闻

福建古雷乙烯工程项目裂解气压缩机安装启动

7月9日,石化四建公司福建古雷乙烯项目获悉,由石化四建公司承担施工的福建古雷乙烯项目举行裂解气压缩机安装启动仪式。

2025-07-10     天津石油化工新闻

渤海钻探一钻开展“三送”为员工营造健康工作环境

​7月7日,在青海施工市场,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第一钻井公司30976钻井队钻台上热浪蒸腾,刚换班下来的钻工接过该公司慰问组送上的特制饮品,一饮而尽,疲惫顿消。

2025-07-10     天津石油化工新闻

锦西石化DMA海运销售开辟创效新路子

7月8日,锦西石化公司DMA产品首次于锦州港码头装船发运,分4批共计销售2万吨,创效125万元。

2025-07-10     辽宁石化新闻

中石油东北销售万吨低凝柴油反季收储落地

面对季节更迭与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中石油东北销售全力服务市场营销大局,超前启动低凝柴油反季节收储工作。截至7月9日,已累计收储-35号低凝柴油1万吨,为今冬明春能源稳定供应奠定坚实基础。

2025-07-10     辽宁石化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