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从井场出,直接到处置工厂,再出来,就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可以到水泥厂、工业园区、各乡镇等地,展示新的风采——它就是钻井岩屑。经过这趟旅程,钻井岩屑实现“华丽”转身,从固废变成水泥、人工土壤等。
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田(下称涪陵气田)的开发史也是一部环境保护史:对大气、水源充分呵护,尤其是对钻井固废正确处理,最大程度寻求低碳生产方式,成为涪陵气田管理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气田开发初期,涪陵气田找来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率先在全国开展水基钻井液替代油基先导试验。经多次试验模拟,涪陵气田在地面至地下1500米直井段采用清水钻井液工艺,无任何辅助添加剂;在1500米至目的层段采用无害水基钻井液工艺钻井,单井减少危险废物15%~20%,产生的清水钻屑未被污染,可作为平台建设填充物。
水基钻井液产生的水基钻屑为一般工业固废,采取井场不落地收集,干化达到水泥厂入窑要求,运输到水泥厂协同处置制成成品水泥。三开施工才使用油基钻井液,实施油基岩屑直送工程,即从井场直接将油基岩屑装载运输至工厂,经工厂预处理后拉运至水泥窑进行资源化利用。
2018年初,涪陵气田与重庆市涪陵页岩气环保研发与技术服务中心合作进行涪陵气田水基钻屑土壤化及其利用技术研究,两年后成功合成水基钻屑合成人工土壤,并在涪陵页岩气田两个钻井平台进行了应用,现场处理水基钻屑3000立方米,合成人工土壤约4400立方米,覆土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
经数据测算显示,该人工土壤质量较好,植物长势良好,周围潜在环境风险较小。目前已用于工区生态恢复、园林绿化、矿区覆土、路坡及隔离带绿化等,减少了外购鲜土用于井场周围生态恢复的成本。
为从源头减少钻井过程中固体废物产生量,涪陵气田技术团队打破常规思路,深度优化钻井方案设计,科学推进了井身结构“瘦身”变革,即通过小井眼钻井和小套管完井,可减少钻具、井筒和套管尺寸,降低材料使用量。
近3年“瘦身井”的试验和推广取得了良好效果,这证明“瘦身井”不仅能加快钻井速度,缩短钻井周期,也有利于减少钢材、水泥用量,减少钻机油料、泥浆材料消耗,减少岩屑、废液排放,实现节能减排。经现场初步估算,单井减少油基钻屑约100立方米、水基钻屑约150立方米。
通过迭代升级优化井身结构,实现所钻井眼完全与环境水体、浅层岩体有效隔离,对地下环境更加友好。今年以来,涪陵工区共推广瘦身井50口,累计减少危废产生量4300吨;实施水基泥浆替代油基泥浆3井次,累计减少危废产生量1350吨。
8月8日,2025年全国环氧氯丙烷产业链研讨会在青岛召开。与会专家表示,随着国内环保政策的持续加强和产业升级的推进,环氧氯丙烷行业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近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文公布2025年度河南省能效“领跑者”企业名单,河南开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下称开祥化工)凭借1,4-丁二醇(BDO)产品入选,该产品能耗水...
近日,榆林炼油厂(下称榆炼)传来消息,自今年大修正式进入停工阶段以来,榆炼根据关于大修停工工作的总体要求,紧盯各装置环保停工措施落实,确保实现绿色安全停工,已取得实效。
8月8日,寰球北京公司塔里木二期乙烯配套绿色低碳示范工程项目烟道气回收系统施工现场内,首个烟道模块在20米高空±2毫米级位置精准落位,标志着该公司与二期乙烯项目配套建设的绿色低碳示范工程项目烟道气回收...
日前,海南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海南省深化推进“无废岛”建设工作方案(2025—2030年)》(下称《工作方案》),并于7月30日举行“海南自贸港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