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石化长岭炼化有限责任公司获悉,该公司10万吨/年双氧水法制环氧丙烷成套技术近日通过中国石化总部组织的技术鉴定,获得发明专利授权71项,其中国外专利12项、国内专利59项,申报中国石化14项专有技术,形成了覆盖分子筛、催化剂、工艺、设备、安全环保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体系。
鉴定会上,专家一致认为:该技术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和自主知识产权,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催化剂技术和物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国由此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全掌握这一新兴化工技术的国家。
10万吨/年双氧水法制环氧丙烷成套技术是中国石化攻关项目。环氧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双氧水法制环氧丙烷成套技术具有产品单一、原子经济利用率高等特点,是清洁化工生产的发展方向。
面对外国少数公司实行技术垄断的状况,长岭炼化与石油石化科学研究院、长岭石化科技开发公司、上海工程公司、青岛安工院合作,历经14年研究与开发,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先后开发了表面富硅多空心钛硅分子筛合成和改性技术、高选择性的HPO-1催化剂制备和复活技术等多种技术,完成了装置大型化工程研究,首创了国内10万吨/年双氧水法制环氧丙烷成套技术,工业生产装置实现了安全、稳定、满负荷、长周期运行,为长岭炼化由炼油向“油”“化”两翼齐飞转型升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目前,该技术各项指标均优于设计保证值,产品已成功应用于下游聚醚、丙二醇醚等行业。
9月3~5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聚氨酯展览会在广州成功举办。美思德化学作为聚氨酯助剂领军企业,携核心产品矩阵与创新解决方案亮相展会,与全球行业伙伴共同探讨聚氨酯领域发展新机遇。美思德化学围绕聚氨酯....
9月8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随着重达4700吨的油气平台上部组块在渤海南部海域精准就位,标志着垦利6-1油田10-1北区块Ⅱ期开发项目建设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为下一步该区块高效开发奠定工程基础。
9月4日,在山东省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焉杰表示,山东省聚焦“做足增量、遏制减量、应对变量”,制定了推动工业稳增长的工作方案,推动工业经济稳健增长。
9月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工作(第一批)的通知》,同意国投生物3万吨/年纤维素燃料乙醇等9个项目开展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工作。
近日,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在丰探101井取得重大突破——在5296米超深层、超高压环境下,首次成功实施页岩油保压取芯作业,一举刷新全球保压取芯深度纪录。
近日从国家管网集团传出消息,我国已提前完成“十四五”期间规划的1.65万千米油气管道建设目标,“全国一张网”基本建成,推动能源供应保障的安全性、稳定性、灵活性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