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加速行业落后产能出清
中化新网讯 8月1日,工信部印发《2025年度多晶硅行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清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全国41家多晶硅企业开展节能监察,并要求9月30日前完成结果报送。
此次多晶硅专项监察工作是工信部首次单独对多晶硅行业发文,旨在进一步规范工业节能监察程序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经记者梳理,此次涉及的41家企业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四川、云南、宁夏、青海、湖北、江苏、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地,甚至涉及大全能源、通威股份、新特能源、协鑫科技等多晶硅龙头企业的子公司。
据悉,全国性的工业节能监察是工信部每年开展的例行工作,监察内容包括执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用能产品、设备能源效率等强制性国家标准情况,执行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淘汰制度情况,建立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情况,工业节能监察意见落实情况等。今年6月,工信部已下发《2025年度国家工业节能监察任务清单》,涉及包括炼化、合成氨、水泥等重点行业领域能效专项监察2590家企业,以及2024年度违规企业整改落实情况专项监察207家企业。
记者了解到,此次针对多晶硅行业的单独发文时间恰逢光伏“反内卷”期间,业内认为此举或为明确各家企业的实际能耗水平、避免能耗虚报,为下一步执行更严格的能耗约束提供数据基础和依据。
国元证券表示,此次节能监察与配套政策有望加速行业落后产能出清。一方面,通过节能监察对能耗不达标的产能实施强制性退出,单位电耗超过60kWh/kg的落后产能或将面临直接关停风险;另一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案严格执行“不低于成本销售”规定,高成本产能或将被迫退出市场,从根本上优化行业供给结构。
8月5日,从吉林石化乙烯厂传出消息,该厂应用国产催化剂BCE-H100,完成膜料PE-HD5025F转产任务,成功实现产品吹膜,样品外观达标。
电子设备小型化、高功率化带来的散热难题如何破解?热界面材料(TIM)是关键。近日,北京大学刘忠范院士团队在《AdvancedScience》发表创新成果,利用流化床化学气相沉积(FB-CVD)技术,...
8月5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博源环保公司智能塑料破碎清洗加工线突破关键工艺并正式投产,进一步赋能废塑料资源循环,助力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近日,东岳集团发布公告表示,拟将配售事项的未动用所得款1.919亿港元重新分配调整其用途,用于PTFE品质提升、四氟乙烯的绿色智能化改造和四氟丙烯的生产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