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在近日召开的2025石化化工行业“十五五”规划重点发展方向研讨会上,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材料化工处副总工程师(专业)樊星指出,化工新材料产业应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出海”方面,该产业正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机遇在于两方面:一是新兴经济体凭借广阔的市场空间、人口红利、资源配备等优势崭露头角,拉动了高端化工材料全球需求;二是国际龙头企业逐渐调整发展战略,剥离部分化工新材料业务,为我国提供了突破高端技术壁垒的机遇。
“但也应注意到,国内企业在外投资建厂可能会面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当地技术标准、文化融合等差异带来的经营风险,不断升级的全球贸易摩擦也加剧了出海风险。”樊星说。
要踏足国际化发展,樊星指出,企业首先需要补齐新材料高端化学品的短板,增强我国的竞争话语权。同时,出海企业应从目标市场的政治格局、本土文化、投资方式、资源获取路径等方面进行充分调研,再着手投资建厂;注意错位竞争,促进就地消化海外产能,避免再将产品运回国内参与内卷;此外,还需推动管理本地化与文化融合,强化供应链管理与风险控制,降低运行成本。
近日,由河南省许昌市科技局主办,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建安区科技局和建安区张潘镇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上海理工大学化工与新材料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在许昌精细化工园举行。
近日,清华大学新型陶瓷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沈洋课题组等在高温储能聚合物电介质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机器学习设计的高温高储能聚合物复合电容器”为题,于日前发表于《自然·能源》。
近日,在2025中国石油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专题会上,多位专家分享了围绕绿色化与高端化趋势的化工新材料研究成果。河北省精细化工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赵思韬指出,绿色化与高端化是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