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全球海事脱碳中心(GCMD)宣布,该机构于6月25日在中国成功完成全球首个航运业捕集二氧化碳应用试点项目。
本次试点项目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上海齐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将从集装箱船“长顶”轮上捕获的25.44吨二氧化碳,通过船对船的方式接卸至接收船“德锦26号”。随后,这批二氧化碳被转运至浙江省舟山市的码头,并卸载至槽罐车上。第二阶段由GCMD牵头,将捕获的二氧化碳运输至其最终端使用目的地,上海瀜矿科技与包钢位于包头的合资工厂。在此,液态二氧化碳被成功用于低碳碳酸钙生产。
GCMD表示,这一跨行业的示范项目表明,捕获自航运行业的二氧化碳可被再用于工业应用,从而将航运业脱碳工作与更广泛的陆地碳生态系统联系起来。GCMD首席执行官卢月玲教授表示:“我们很荣幸能够发挥自身作为中立协调者的作用,汇聚来自各行业的利益相关方,共同解决船载捕集的二氧化碳在卸载与利用过程中面临的技术与操作挑战。本次试点标志着我们向将船上捕获的二氧化碳纳入更广泛的循环经济体系迈出了重要一步。目前,我们正在开展严谨的生命周期评估,以全面量化这一价值链的气候影响,证明船载碳捕集系统在经过深思熟虑且透明地应用时,能够成为有效的脱碳手段。”
GCMD由必和必拓、BW集团、东太平洋航运、挪威船级社基金会、海洋网联船务和胜科海事这6家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创立。此外,GCMD还从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获得资金支持,用于符合条件的研究与开发计划和项目。
日前,石家庄市油漆厂与石家庄乐亭商会、五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就沙特阿拉伯市场战略合作举行签约仪式,将定制产品开拓中东地区等国际市场,进一步巩固提升金鱼漆品牌的国际市场地位。
近日,越南国家石油集团(PVN)宣布,旗下子公司越南天然气公司正在推进一项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扩建计划,将位于东南部巴地—头顿省盖梅工业园区的ThiVai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年接收能力从10...
近日,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在扩大基础电力供应方面已取得进展,但发展中国家仍需大量资金支持,以覆盖6.66亿生活在贫穷地区和农村、缺乏能源供应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