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反内卷”成为我国制造业的焦点话题,碳五碳九石油树脂产业也不例外。目前该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阵痛期,迫切呼唤“反内卷”及转型。
供应方面,国内上游乙烯产业的快速发展为行业提供了充足原料,刺激企业持续扩大产能。需求方面,由于全球经济下行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外需收缩,国内企业为抢占市场不惜以价换量,使全行业陷入“增量不增收”困境——企业纷纷扩大产能,预计2025年行业总产能将突破260万吨,而实际行业总产量不足150万吨,产能利用率不足60%。
更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产业结构同质化严重。以碳九石油树脂为例,67%以上为普通牌号石油树脂,而高附加值特殊树脂等产品规模较小。这种结构导致企业缺乏差异化竞争手段,只能通过价格战维持生存。石油树脂的市场价格在过去两年间剧烈波动,通用牌号加氢石油树脂价格从历史最高位的约15000元/吨,骤降至2025年二季度的不足8500元/吨。当前价格已逼近多数企业生产成本线(8000~9000元/吨),行业平均利润率转为负值。
市场集中度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价格竞争。国内产能排名前五企业产能占比从2019年的38%提升至2024年的45%,龙头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采取“边际贡献定价法”,陷入“产能扩大—价格下跌—扩产保本”的恶性循环。
与此同时,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碳五碳九石油树脂产品在海外频繁遭遇反倾销诉讼。美国、韩国、欧盟、印度、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征收超过30%的关税,极大削弱了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此外,全球需求萎缩制约出口增长,2025年全球塑料市场规模增速降至5%,涂料市场增速放缓至5.5%,东南亚地区塑料制品订单量同比减少15%。内忧外患之下,行业急需找到转型之路。
在此背景下,笔者认为,中国碳五碳九石油树脂产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反内卷”。
一是产品高端化。加氢树脂等高端产品仍存在供给缺口,我国每年仍需从美国、日本等国进口大量高品质碳五碳九石油树脂,国内企业应重点研发生产满足食品包装、医疗器具等高端领域要求的特种树脂,避开同质化竞争。
二是加强技术创新突破。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加氢工艺、催化剂效率等核心技术瓶颈。产学研合作和数字化改造是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三是整合产业链。向上游延伸提高原料自给率,向下游拓展开发终端应用产品。另外,废树脂回收再利用技术既符合环保趋势,又能降低原料成本。
四是布局国际产能。通过海外建厂或并购实现本地化生产,规避反倾销限制。开发“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分散单一市场风险。
7月16日,记者从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了解到,吉利控股集团近年来布局醇氢科技,取得一系列行业首创技术创新成果。现场,吉利醇氢科技带来七大核心展品,集中展现吉利在绿色甲醇制备、储存、运输及高...
我国每年石油炼制与基础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近6%,如何高价值利用石油中“过剩的碳资源”?发展高端碳材料是个可行答案。
7月7日,从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传来消息,该校讲席教授孙学良团队联合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莫一非、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教授岑俊江,开发了一种低成本铁基卤化物材料,将正极活性材料、电解质和导电剂的功能集于一身,并...
近日,满载7.85万吨进口液化天然气(LNG)的运输船“曼哈坦”号靠泊天津南港工业区天津北燃LNG接收站,经天津大港海关查验关员现场监管后,沿专用管道注入接收站20万立方米的保税储罐内。
近日,从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草13区块传来消息,该区块由胜利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实施微生物驱油5年来,峰值日增油22吨,含水最大降幅8%,阶段增油2.26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