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提升绿色燃料供给能力
中化新网讯 10月19日,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开幕式在上海举行。交通运输部在会上发布《国际绿色航运走廊合作倡议》,提出推动绿色低碳船舶发展,提升绿色燃料供给能力,共同打造多方互认的可持续航运燃料认证体系。
《国际绿色航运走廊合作倡议》提出共同采取七方面措施,推动国际绿色航运走廊合作:一是稳步推进国际绿色航运走廊建设,形成国际绿色航运走廊合作网络;二是推动绿色低碳船舶发展,逐步提高国际绿色航运走廊航线上清洁能源船舶的比重;三是打造(近)零碳港口,推进在港船舶使用岸电,强化港口绿色燃料加注能力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提升绿色燃料供给能力,构建集生产、运输、储存于一体的供应链体系,共同打造多方互认的可持续航运燃料认证体系;五是发挥政府、市场的协同作用,推动签署政府部门间、港航企业间不同层级的国际绿色航运走廊合作文件;六是分享绿色航运最佳实践;七是推动绿色航运创新发展。
会上还发布了多项共建绿色航运走廊合作成果,包括共建“上海港—巴塞罗那港数字绿色滚装航运走廊”,共建“上海港—安特卫普-布鲁日港绿色滚装航运走廊”,发布“上海港—墨尔本港绿色航运走廊联合倡议”,共建“青岛港—汉堡港绿色航运走廊”,共建“青岛港—威廉港绿色航运走廊”,共建“宁波舟山港—HAROPA港口联盟绿色航运走廊”,“上海港—洛杉矶港/长滩港绿色航运走廊”完成一阶段里程碑目标。
据了解,我国海运连接度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与我国签署双、多边海运协定的国家及地区已达到70个。放眼全国,上海港积极打造国际绿色燃料加注中心,宁波舟山港等港口正不断拓展各类绿色燃料加注能力。
10月22—24日,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在广东佛山举办。与会专家指出,我国绿氢产业快速发展,到2030年产量有望超300万吨,未来仍需在政策、核心技术、标准体系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发力。
10月19日,国轩高科零碳负极材料工厂发布会在内蒙古举行。该企业宣布,随着绿电并网,项目生产运行用电全部实现绿色能源替代,由该企业打造的全球首个零碳负极材料工厂正式落地内蒙古乌海市。
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加快推进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要建立信用承诺制,作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依据,并对不同等级的经营主体实行相应奖惩措施,以推动能源行业守信...
10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