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8月10日,随着100兆瓦/200兆瓦时储能系统全面进场安装,山东诸城滨河独立储能电站一期项目进入最后攻坚阶段。这也是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布局的首个磷酸铁锂电池+钒液流电池混合储能项目,预计2025年10月建成。
据了解,诸城滨河电站由科力远、中创新航共同发起的储能产业基金投资建设,由科力远、中创新航、凯博资本、端瑞科技、果下科技、星辰新能等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成员联合打造。目前,电站已完成土建施工与电气安装工程建设,储能系统设备全部进场,后续将围绕设备安装、测试验证及并网准备工作展开。
随着新能源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占比不断提高,单一储能难以同时满足电网调峰、调频、惯量支撑,以及储能时长、成本、使用寿命等要求。对此,诸城滨河独立储能电站采用了由科力远创新的混合储能技术,将磷酸铁锂电池和钒液流电池进行搭配,在平衡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同时,提高系统的循环寿命和稳定性。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具备快响应、高功率的优势,能够提供毫秒级功率支撑,保障电网瞬时稳定,适用于短时、高功率需求场景。而全钒液流电池凭借长寿命、大容量、高安全的特性,适用于长时能量存储与释放的场景。
在电站设计方面,诸城滨河独立储能电站采用预制舱形式,储能系统集成化程度高、环境适应性强,可以有效减少现场安装调试及后期维护的工作量;相较于传统变电站,空间占用率明显降低。同时,预制舱式变电站的布置更加灵活,减少了建设工期。
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正发挥成员单位在产学研金服用各领域的优势资源,形成产融投建运生态闭环,加快锂电池、镍氢电池、固态和半固态电池、钒液流电池等技术路线在调峰调频和长时储能领域的应用。目前,联合体已携手取得8个独立储能及共享储能项目的批准备案,总规模达1200兆瓦/3200兆瓦时,并在今年三四季度进入业务的密集释放期。
8月13日,由昆仑物流承运的新疆首座综合能源加氢站——新疆销售克拉玛依分公司白碱滩综合能源站所需的550千克氢气安全送达站内。这标志着我国西部氢能储运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
截至7月底,新疆电网储能装机规模达1241.18万千瓦/4121.0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93.3%,创历史新高。其中,今年前7个月新增储能装机规模598.13万千瓦/1989.18万千瓦时。
近日,国家能源局“氢电耦合零碳园区建设模式与机制研究”课题正式启动。该课题是国家能源局“十五五”氢能领域重点问题与发展战略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成果将为国家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关键支撑。
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在建和年内计划开工的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6%,东、中、西部地区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速均超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