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0月16日,从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天然气净化厂(以下简称:净化厂)获悉,该厂针对新引入的5G智能安全帽与巡检机器人,开展了一次为期10天的专项提升应用培训。
据悉,本次培训从10月10日拉开帷幕,也是该厂自今年2月智能系统投入生产现场以来,首次专项集中培训;标志着“人机协同、智能互联”的智慧运维模式在人员能力层面全面落地,为传统能源生产注入了全新的科技动能。
图为备战“最强操作”专业技术人员赴现场对智能巡检机器人进行调试。魏荆辉摄
据净化厂副厂长周健介绍,本次应用培训的核心,在于将5G技术高速率、低时延的通信优势与前沿智能硬件深度融合,全面赋能传统巡检作业。为充分发挥装备效能,净化厂开展了系统化、场景化的专项培训,内容涵盖智能安全帽的语音指令操作、视频实时回传、数据即时上报,以及巡检机器人的路径设定、环境感知与异常识别等功能应用。通过理论讲解与模拟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参训人员快速掌握了新一代智能终端的使用方法,为“人机协作”打下坚实基础。
周健指出,巡检机器人不再是简单的移动“摄像头”,而是进化为集环境感知、数据分析、智能诊断于一身的“现场专家”;5G智能安全帽则从单一防护装备,升级为前线人员的“随身智能终端”,智能装备成为现场“超级感官”与“智慧中枢”,构建起了人员、设备与指挥系统之间的无缝交互桥梁。
周健表示,这次系统培训就是一种模式变革,从“人防为主”到“人机协同、数据驱动”的效能跃升。新装备的深度应用与人员能力的系统提升,正共同推动运维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操作人员通过智能安全帽实时接收机器人回传的高清画面与多维数据,即使身处指挥中心,也能“身临其境”进行远程诊断与指挥决策,实现“足不出户,掌控全局”。机器人替代人工深入高风险区域、受限空间执行常态化巡检,将人员从重复性、高危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而人员在培训中强化的数据分析与应急响应能力,进一步提升了“人机协同”的整体效能。这种“机器巡检、智能预警、人员决策”的新模式,系统拓展了巡检覆盖的广度、识别精度与应急响应速度,推动生产运维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预警、精准防控转变。
周健强调,此次5G智能装备的全面落地与配套培训的扎实推进,是净化厂加速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未来的生动缩影。科技力量与人才赋能双轮驱动,不仅重新定义了安全生产的边界,为生产现场装上了“智慧大脑”、插上了“数字翅膀”,更以扎实的实践成果,为整个行业探索无人化、少人化的智慧厂站建设路径,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今年以来,黑龙江博航染料化工有限公司围绕“质量以我为本、我以质量为荣”主题,从宣贯、培训、监督、考核、提升五个方面入手,全面推动产品“质量”活动落地生根,加快质量强企建设步伐,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提
随着气温骤降,寒意渐浓,为确保全员能够安心生产工作、温暖过冬。10月份以来,黑龙江中文化工有限公司早谋划、早行动,查痛点、治顽疾、下好冬防“先手棋”,筑牢硬件“保温墙”,做好冬季“三防”,坚决打赢全年
“这个健康小屋真是太方便了!几分钟就能了解自己的基本健康状况,还有专业的医生答疑解惑。”10月13日,在广东石化新建的健康小屋内,码头运行部员工见习工程师郑志康在体检了血压、血糖、血氧和尿酸后,对“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