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
8月19日,辽宁省与中国大唐集团共同成立了“大唐煤制气项目重启联合推进专班”,标志着这个投资庞大、历经坎坷的能源项目正式迎来重启曙光。
8月21日,辽宁省与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在沈阳举行工作会谈。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主持会谈并讲话,中国大唐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出席会谈并讲话。
双方会谈的核心议题是推进大唐煤制气项目重启工作,这项备受关注的百亿级能源项目正在加速重启进程。
新闻深一度
百亿项目的“蛰伏与破局”
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煤制天然气项目位于阜新市新邱区煤化工产业园区内,是阜新历史上单体投资额最大的项目。该项目计划分三期实施,三期共年产40亿标方煤制天然气,每期年产13.3亿标方。项目不仅生产天然气,还将同步生产焦油、粗酚、硫磺、硫铵等副产品,并配套建设输气管线全长334公里。
这一重大能源项目于2010年3月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2011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然而到了2013年下半年,项目因煤源、铁路、市场、技术等原因停工缓建,2014年正式停建。截至2022年8月,项目已完成投资219.86亿元,已建设完成一条生产线,具备年产13.3亿标方煤制天然气条件。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大唐煤制气产业快速发展并频获突破。5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对中国大唐低阶煤制天然气成套技术创新开发与产业示范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认为该成果创新性强,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7月底,位于内蒙古的大唐克旗煤制天然气项目装置运行获突破性成果,核心装置气化炉单台最长连续稳定运行周期创造行业同类型技术新纪录。
这些技术突破为阜新项目重启提供了有力支撑。
央地共推项目“加速重启”
8月19日,辽宁省和中国大唐共同成立了“大唐煤制气项目重启联合推进专班”,副省长王利波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成立联合推进专班体现了辽宁和大唐重启项目的共同决心。会议要求以 “倒计时”的紧迫感统筹推进工作,早日实现项目重启和区域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仅仅两天后,8月21日,辽宁省委书记郝鹏亲自与中国大唐集团董事长吕军举行工作会谈,再次专门讨论项目重启事宜,显示了双方高层的重视程度。
郝鹏在会谈中指出,大唐煤制气项目是央地合作的重大项目,投产后煤制天然气将直接辐射沈阳、抚顺、本溪、阜新、铁岭等市,增强相关地市清洁能源供应稳定性。
该项目对优化辽宁省能源结构布局、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意义重大。对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化解金融风险也具有重大意义。
据悉,辽宁正在加快建设具有辽宁特色的风光火核储一体化能源基地,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郝鹏表示,希望中国大唐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与辽宁共同努力,全力推进大唐煤制气项目,力争早日重启、早日产生效益。同时希望大唐加快推进其他在辽项目建设,积极扩大在辽业务布局,与辽宁共同谋划好“十五五”时期重点合作项目。
大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回应称,中国大唐将认真履行能源央企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始终把辽宁作为企业重点发展区域。吕军表示将“立足辽宁所需、大唐所能,持续深耕,加大投入,巩固拓展在辽发展成果”,耦合辽宁新能源禀赋优势,加快推进大唐煤制气等重大项目建设投产。
相关链接——我国煤制气行业发展概览
在当今全球能源格局中,煤制气作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向,成为能源领域关注的焦点。
煤制气通常是采用已开采的原煤,历经气化、净化、甲烷化等复杂步骤,最终制成合成天然气。气化环节作为核心,让煤炭转化为富含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合成气,再经后续处理成为可替代传统天然气的清洁能源。从分类上看,煤制气按气化技术可分为固定床气化、流化床气化等多种类型,每种技术各有其特点与适用场景。
近年来,我国煤制气产业发展迅猛。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行业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煤制天然气产量达72亿立方米,较2024年的69亿立方米增长4.3%,占国内天然气总产量的2.9%,较2023年的2.8%提升0.1个百分点。
从全球视角看,中国煤制天然气产业规模稳居世界首位,产能占全球总量的60%以上。2025年,行业总产能突破80亿立方米/年,较“十四五”初期增长10%,其中内蒙古大唐克旗、新疆庆华、汇能鄂尔多斯等项目贡献主要产能。
总体而言,煤制气产业前景广阔。随着技术的成熟与完善,以及政策的持续支持,未来几年我国煤制气产能有望大幅增长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等方面将发挥愈发重要的作用。
为营造遵规守纪氛围,构建预防非职务违法犯罪长效机制,8月22日,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八作业区注采5-7班组织开展“知法守法我承诺远离黄赌毒酒驾”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干部员工在知法懂法中自....
日前,兰州石化机电仪运维中心电气三部动力电工班轮值安全员高杰完成个人包机巡检,在返回班组前,他按照惯例对2号电站进行安全巡视。
8月24日,从兰州石化科创部门传来消息:由机电仪运维中心推送的“备自投在线校验仪”在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创新发明展览会上荣获银奖。这是这个中心厚植“创新沃土”收获的又一“金果子”。
兰州石化化工储运部将数据治理作为提升管理效能的关键抓手,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查问题、堵漏洞、建机制,持续巩固数据治理成果,推动基础管理向精细化、规范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