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日前,由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与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主办的2025能源化工行业采购大会在成都召开。与会专家提出,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成为能源化工企业的重中之重。其中,数智化转型成为重塑能源化工产业供应链新生态的关键路径和全新引擎。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会长、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徐东华在致辞中指出,当前,随着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各类风险叠加,产业链供应链正在重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过去单纯追求供应链效率的方式已无法持续,企业必须重新平衡成本与安全,实现供应链的强韧性和高效率的高度统一。
“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正呈现多元化布局、区域化合作、绿色化转型、数字化加速的新态势。”徐东华建议,能源化工企业要结合产业实际情况,推动供应链强韧性与高效率一体化。首先,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供应链;其次,要在战略层面处理好供应链韧性与效率的关系;再次,要构建强大的生态化供应链,保障极端情形下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副教授刘大成认为,人工智能、算力、新能源等3个全球未来主要产业的发展,为全球供应链带来了更多不可预测因素。其中,供应链的数智化催生了全新的生产资料、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范式,企业应通过数智系统的感知、传输、决策、执行,自循环优化迭代,以及数据驱动和供应链体系转型,提升要素配置优化能力。
“通过深化以客户为中心,以数字化变革为抓手,我们全方位锻造了供应链加速发展的强劲推力,实现了企业的智慧升级。”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万青说。
在随后举办的能源化工企业供应链管理对标交流会上,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物资装备部总经理助理刘飞宏、心连心集团采购中心物资共享处处长缑坤武、渤化易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涌等嘉宾,交流分享了各自企业采购业务数智化的实践经验。
会议同期还举办了供应链出海峰会、链主企业与龙头供应商协同创新恳谈会、技术创新发布会、采购对接专场会、蓝蜜蜂工业品展览会等,吸引1500余人参加。
7月18日,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发布消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3000米级超深水海管应急回收装置实现首次应用,设备整体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近日,由中国化学天辰公司总承包的福建海辰化学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己二腈及原料配套项目数字化交付平台建设与实施项目启动暨工作部署会召开。
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部门印发《北京市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公告,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中心秘书处牵头组织60余家企事业单位编制的行业标准《石化和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HG/T6346—2025)于...
日前,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开展的2025年山东省先进级(省级)智能工厂、智能制造优秀场景评定发布,经企业申报、地市推荐、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确定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浪潮信息)等...
7月12日,中沙古雷乙烯项目首批进口设备运抵古雷石化园区施工现场。据福建中沙石化有限公司仓储物流经理周传友介绍,目前项目土建框架已基本完成,随着设备陆续进场,项目将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