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日前,由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自主可控智能发电控制系统”项目技术成果鉴定会在北京举行。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系统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为我国智能控制系统升级奠定了基础。
经鉴定委员会论证,该控制系统实现了生产控制区内数据、算法、算力的高效组织调度和弹性扩展,实时数据存储规模提升10倍以上,提升检索速率20倍以上,可支持不少于35种发电智能计算、65种数据分析和20种主流机器学习算法;突破了传统的被动边界防护模式,内生免疫功能资源占用≤5%,纵深防护延迟时间减少50%;首次实现了大型燃煤发电机组全程近零操作运行,运行人员操作次数降低90%以上。
据项目完成单位负责人介绍,该项目聚焦发电过程控制系统的自主化和智能化技术开展系统性创新研究,以“自主可控—主动防御—智能决策”为总体思路,构建了新型智能发电体系架构,成功研制了自主可控的成套装备。该项目成果的创新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首次提出并研究建立了智能发电控制体系架构与理论方法;二是研制了全国产智能发电控制系统装备及系统软件;三是首创了智能发电控制系统安全防御体系;四是研发成功智能检测、诊断、控制成套算法及应用功能软件。项目成果推动了发电控制技术的智能化升级,同时构建了完整的智能发电技术标准体系。
截至目前,该项目成果已在300余台机组成功投运,控制对象涵盖化工、新能源、火电、水电、核电等不同场景,取得了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同时,项目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百余项,发布国家和行业标准多项,3项成果入选国家能源局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最近,潞安化机特材装备分公司的新员工“小坦克”有点忙——在本车间干完活,还要马不停蹄去其他铆焊车间“支援”,俨然成为了跨部门协作的“全能选手”。近日,笔者来到该公司,见到了这个仅入职一个月就成为潞安化...
日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发布的《实数融合发展观察(2025年)》显示,我国逐步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政策体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
“现场各工作组做好准备,板壳式换热器完成吊装拆卸,进入清洗阶段。”近日,冀东油田公司数智集输试点中控室内,值班人员通过远程监控现场,全过程、全方位监管换热器抽芯清洗。这是该公司首次应用数智化手段开展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