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日前,江西省在发布《江西省2025年度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项目建设引导性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时表示,江西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行业同质化竞争现象较为普遍,新建项目要立足于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缺口,避免产能闲置、防范投资风险。
据江西省生态环境厅统计,2024年,江西省危险废物产生总量约325万吨,期初库存约28万吨,期末库存约23万吨,利用处置约330万吨,其中企业自行利用处置约105万吨,委托外单位利用处置约225万吨。危险废物产生类别涉及《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41类,产生量前十的危险废物类别约占全省危险废物产生量的91%。
截至2024年底,江西省已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807万吨/年,其中综合利用能力700万吨/年、处置能力107万吨/年。从整体运行情况看,全省已建的152家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单位实际运行负荷率仅为31%,有79%的企业负荷率不到一半,其中41%的处置单位处于基本停产状态。
《公告》指出,江西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行业发展存在不均衡,同质化竞争现象较为普遍。目前,含铜铅锌锡等有色金属废物、废矿物油、废煤焦油、废线路板、含铬废碎料、铝灰铝渣、废包装桶等的综合利用能力严重过剩,含砷废物、钨渣、表面处理含铬污泥和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等少数类别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利用能力存在缺口。
为引导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项目理性发展,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向省内危险废物处置项目建设提出建议。
一是社会资本投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项目时,充分做好项目可行性论证和市场调研。新(扩、改)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项目,要立足于江西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缺口,与已建项目相耦合、与区域产废量相匹配,避免产能闲置、防范投资风险。谨慎投资综合利用能力严重过剩项目、焚烧、填埋、物化和水泥窑协同(不含飞灰水洗+水泥窑协同)类集中处置危险废物(不含医疗废物)项目等。
二是鼓励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处置先进技术的研发、应用、示范和推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支持开展危险废物利用集团化建设和专业化运营,鼓励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支持危险废物经营企业采用国内外领先工艺设备、先进环境治理技术,不断提升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水平。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促进产业整体实力提升。
三是鼓励现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项目开展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环境改善类型的提标升级改造。支持大型企业集团和工业园区内部共享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鼓励“无废集团”“无废园区”建设,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限制可利用或可焚烧减量的危险废物直接填埋。在环境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利用技术成熟、资源化程度高、风险可控的危险废物实行“点对点”定向利用豁免管理试点。
4月17日,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等联合发布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2024-2025)》(简称《蓝皮书》)指出,2024年全球正加速从传统能源...
4月18日,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市场化交易成功购入10万张绿色电力证书,覆盖年度生产用电总量的一半以上,成为中海油集团公司中下游板块首家实现绿电高比例替代的生产企业。
今年以来,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甘肃省节水型企业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化研究院集团银光公司三泰公司落实“双碳”战略,组成“数字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的“黄金搭档”,挖掘节能降耗潜力。
近日,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大竹作业区总装机容量52千瓦的基地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及调试完工,正式投产发电,各项技术指标均达设计要求。该光伏项目是重庆气矿践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近日,安徽省铜陵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利用无人机,开展固体废物巡查,捕捉固体废物非法倾倒、堆放的隐蔽盲点和卫生死角,进一步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提升固体废物领域环境问题发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