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产业“新”常态——2025全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成果及装备展侧记

  5月末的滨城大连春意盎然,草木吐绿。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内,一场石化行业盛会——全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成果及装备展在此启幕。

  装有分子筛催化剂产品的瓶瓶罐罐,具有风险提醒、报警等功能的智能安全帽和智能劳保鞋,用不同膜原料制成的N95口罩……科技感与绿色理念交织,展会现场“含新量”十足,勾勒出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向绿色化、数智化、高端化发展的壮阔图景。

  绿色科技火“出圈”

  5月21日,在与展会同期举办的2025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科技创新大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向高端化、绿色化、精细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十五五”时期行业发展的中心任务。记者在展会现场就感受到了很多“绿色”气息。

  在华峰集团的展板前,一块醒目的技术路线图吸引众人驻足。在十几年间,华峰集团在循环经济、碳减排/碳中和、节能降耗等方面开展了百余项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将烯法的环己烷作为烷法原料,成功实现了烷法和烯法绿色高效联产精己二酸的“原子经济”反应,碳原子利用率近100%。

微信图片_20250522104643.jpg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赵俊贵(右二)参观展会

  “从原料端的环己烷仿生催化氧化工艺,到生产环节的尾气催化燃烧发电,再到废水资源化利用,华峰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碳减排体系。”展台负责人指着展板上的测试数据解释。观众点头赞许:“从实验室到产业链,这才是真突破!”

  在靖江市鑫盛环保科技展区,一台造粒干燥设备模型占据C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专注自主研发绿色技术,实现了无需添加助滤剂即可解决MVR残留问题,生产出的干燥设备不仅有效降低了总热能消耗,设备使用寿命也有所提升。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的展台则充满“冷科技”——HP-1、HFC-161等多种环保型制冷剂集中亮相,展示出优异的环境性能,可替代传统制冷剂,可应用于制冷空调、电子设备冷却等领域。

  数智应用喜“上线”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王江平在大会上指出,人工智能赋能石化化工工艺技术革新,包括新化学品发现、新工艺迭代和优化、质量控制、设备维护、安全生产等应用场景。现场多位展商告诉记者,鼓励和发展数智化是行业新趋势。

  在华晟(青岛)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的展板前,一张化工智能仓储与物流一体化解决方案架构图引人驻足。据介绍,该智能化方案不仅可实现备品备件数字化管理,产品出入库拣选流程自动化,也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有效减少企业用工用地成本,提高生产、储运环节效率。“这套方案已经在中石化、东华能源、宝丰集团等企业实现应用。”展台负责人津津乐道。

微信图片_20250522104639.jpg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伟善(前排右二)参观展会

“我们研发的智能安全帽通过内置传感器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工作人员的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便及时发出警报,为作业人员的健康保驾护航。”安徽华信安全设备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戴着一款智能安全帽向观众介绍到。“这是以人为本的生动案例!”观众纷纷竖起大拇指为其点赞。  

  中国科学院大化所热化学实验室团队成员告诉记者,研究团队针对现有相变纤维材料储能密度低、耐久性差等问题,系统开展新型相变材料合成及储热控温等应用研究,已成功构建多功能-可穿戴-智能化相变材料体系,并提出“时空相变材料”的新概念。

  高端制造齐“亮剑”

  “我国化工产业必须走高端化路线”是此次大会上专家们的共识。低端、低附加值化工产品市场已饱和,高端化转型是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关键。高端化过程要攻坚关键技术、提升核心能力,打造标志产品、高端产品、精细产品,并具有要素高端化的转变和支撑。

  北京化工大学-汽车塑化装备制造重点实验室展台上放着3款白色N95口罩。远看外观相似,实则其膜材料大有不同。“这3款口罩分别采用了聚丙烯纳米纤维膜、熔体微分经典纺PBST弹性亲肤可降解膜、熔体微分静电纺PLA高效低阻滤膜制作而成,功能有差异,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工作人员介绍道。

  在四川瑞特消防的展台上,几块钢结构防火涂料陈列整齐。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通过自研技术,我们为成都天府高铁站椭球型钢网壳结构‘凤凰眼’建立了防火的‘安全盾牌’,并且提升了最新款材料的耐水性,为火灾救援和物资转移抢出宝贵的时间,真正实现化工技术创造美好生活。”

微信图片_20250522103306.jpg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斌(前排左二)参观展会

  山东合益气体股份有限公司向观众介绍了核级硼酸项目的整体情况,经常年自主研发专攻“卡脖子”技术,在技术评审会上,专家一致认为合益公司参与的中广核集团富集硼酸国产化达标研发项目产品标准设计先进、生产工艺领先,产品关键指标达到或超过进口产品水平,完全满足世界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使用需求可以填补国内空白,解决了国内先进核电建设“卡脖子”问题。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专家则向记者介绍了其自主研发的高比特性锂硫电池,解决了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高安全性等技术优势,可应用在轻量化携行电源、高速无人机等领域。

  两日的展会虽短,却浓缩了中国石化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澎湃动能。正如一位展商所言:“今天的‘新奇’展品,就是明天的产业常态。”


图:张育/摄

相关推荐

八部门联合发文 23项措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

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21日联合发布《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着重发挥监管、货币、财税、产业等各....

2025-05-22     中化新网

“投资大连”合作对接会召开

中化新网讯 5月20日,由大连市政府主办,大连市商务局承办的“投资大连”合作对接会举行。来自美国、日本、韩国、阿联酋、新加坡的50多个商协会、重点企业的80余名嘉宾参会。  大连市副市长冷雪峰表示...

2025-05-21     中化新网

李云鹏:多路径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科技创新是改造提升传统石化产业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利器”。

2025-05-21     中化新网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履约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在京召开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消息,5月21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履约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七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2024年向禁化武组织宣布企业1568家,顺利通....

2025-05-21     中化新网

如何整治“内卷式”竞争?国家发展改革委作出回应

5月20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

2025-05-21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