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8月9日,山西“双碳”会客厅第二届学术沙龙在山西举办。与会专家围绕低浓度瓦斯利用痛点共商破解之道,并就此达成共识:标准要更快、示范要更亮、资金要更活。
据悉,2024年,国家正式将煤矿瓦斯利用纳入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项目(CCER)清单,为煤炭这一高排放行业的低碳转型打开了市场化减排的新通道。煤矿瓦斯作为煤炭开采过程中的主要伴生气体,其规模化、高值化利用不仅能直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更被视为撬动能源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支点。然而,我国低浓度瓦斯(≤30%CH4)资源化利用长期受限于“浓度低、收集难、成本高”三大瓶颈,当前平均利用率不足30%,亟须探索经济可行且可复制的资源化路径。
山西安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山西绿源碳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凤斌表示,山西是全国煤层气资源最为富集的省份,也是全国最大的高瓦斯矿区。如何让“废气”变“富气”,让“碳排”变“碳效”,是摆在行业面前的一道时代命题。目前,该公司已建成低浓度瓦斯富集提质利用工业示范装置,形成了瓦斯“低浓替代,梯级提质利用”的高值化利用途径,极大提高了煤矿瓦斯利用率,降低了甲烷排放。
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武东升从“碳中和”下的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角度,系统阐述了山西在能源转型方面政策演进及下一步重点:一是加快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CCER落地,完善监测、报告、核查(MRV)体系;二是建立省级瓦斯减排项目库,推动“政银企”联动解决融资瓶颈;三是通过标杆示范、揭榜挂帅等方式,支持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首台套应用。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郭新安强调,要结合山西作为煤炭大省的实际情况,鼓励企业积极参与8%以下低浓度煤矿瓦斯利用项目建设,积极争取CCER碳减排交易,为山西省的碳减排工作树立标杆。
不少业界专家和企业代表分享了低浓度瓦斯综合利用的新技术和产业实践。
太原理工大学教授杨江峰结合实验室与中试数据,展示了“低浓度替代高浓度燃料、多级变压吸附梯级提质”技术路线,可将3%~30%浓度瓦斯的经济性提升至90%以上,兼顾安全、能效与投资回收期。
山西金驹煤电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江泽剖析了PSA、深冷、膜分离3种提浓工艺的适用边界,提出“以用定浓、多技术耦合”的模块化建设思路,并分享了项目EPC+O&M的商业模式。
山西绿源碳索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学明从“技术图谱、商业图谱、政策图谱”三图融合视角,展示了绿源碳索在瓦斯发电、制氢、储能及碳资产开发方面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呼吁构建“矿—园—城”协同的瓦斯零碳产业生态圈。
8月13日,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公布了化工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典型案例,这6起典型案例发放奖励超过130万元。案例一:2025年6月,东营市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石化总厂储运二部轻烃运行班长乔....
8月8日,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恒申基金会”)和北京姚基金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姚基金”)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恒申中心举行,双方将携手深耕乡村体教公益,拓展体教融合的深度与广度。
8月6日,山东省工信厅发布《关于部署2025年度工业节能监察任务和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多家石化企业被列入清单。
今年以来,针对运城市化工事故多发的严峻形势,山西省安委办在应急管理部指导下,通过“政府精准督导+专家系统帮扶+企业主动履责”的危化品治理新路径,开展为期半年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督导帮扶工作,取得明显成...